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亚洋1,2,蔡坤宜1,2,吴雨洁1,2,郑超3,汪萌芽2,张环环1(皖南医学院心理生理学研究室;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皖南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杏仁核谷氨酸受体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心血管功能的作用[J].生理学报,2023,第5期
  • 翟甜甜1,刘默芳2,雷海新1(大连医科大学肿瘤干细胞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核苷碱基修饰抑制RNA免疫原性成就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J].生理学报,2023,第5期
  • 刘会芳1,2,3,4,格日力1,2,3,乌仁塔娜1,2,3(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高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高原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青海-犹他高原医学联合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妊娠期缺氧所致线粒体/内质网应激在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5期
  • 《生理学报》编辑部.《生理学报》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J].生理学报,2023,第5期
  • 舒治钧,张全怡,徐义鹏,赵征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睡眠障碍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汤琳琳1,尤浩军1,2,雷静1,2(延安大学感觉与运动疾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延安市运动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帕金森病的病理性痛机制与治疗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王秀志1,2,3,宋颖超1,2,3,苏乾4,梁猛1,2,3(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痛觉与触觉脑负激活研究[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张赛,田云娜,宋正阳,王肖婷,王新雨,徐俊鹏,袁琳波,王万铁(温州医科大学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所).三七总皂苷通过抑制ADAM10/Notch3信号通路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李超红1,2,刘玉珍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神经再生与修复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谷氨酸及其离子型受体激动剂抑制大鼠颈动脉体急性低氧应答反应[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郭春杰,于亮,李彦锦,周越(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肌联蛋白:结构、亚型分类及功能调节[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杨智荟1,王佳慧1,汪磊1,段雪琳2,王鸿红1,彭岳2,赵铁建2,郑洋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医学系;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孤儿受体调控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汪玉林1,2,杨婧绮1,2,董德波1,2,3,何志慧4,雷旭1,2(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睡眠神经影像中心;教育部认知与人格重点实验室;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呼吸科).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认知和脑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杨丽,袁中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动脉硬化性疾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马宏宇1,郭鑫淇1,赵绮悦1,杨沛芸1,朱怀冰1,关玥1,2,张翼1,马会杰1,2,3(河北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河北省神经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医科大学神经与血管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通过激活其1型受体增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室旁核前交感神经元兴奋性[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刘宣宣1,陈艾东1,2,潘艳3,张枫1,2,綦振宝4,曹囡1,韩莹1,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基础医学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血管紧张素-(1-7)改善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黄锡惠1,程涛2,牟棱1,卜歆3,魏新茹1,4(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饶市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应用精密切割肺切片技术研究DDR2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赵晨露,李超红,刘玉珍(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神经修复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研究中心).Ⅱ组和Ⅲ组mGluRs在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的大鼠颈动脉体可塑性中的作用[J].生理学报,2023,第4期
  • 刘冬播1,石彦2,郑申平3,周浩然3,赵立维3(蚌埠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小鼠背侧及腹侧海马谷氨酸能和GABA能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李佩佩1,2,王硕1,陈涛1,龙若兰1,2,冯丹1,2,卫阳飞1,2,宋志博1,2,李玉林1,孙菁1(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诱导方式下小鼠抑郁模型的比较研究[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赵瑞丽1,2,李倩倩1,2,刘约瑟1,2,张娟3,1,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胆固醇代谢重编程在胰腺癌中的作用及靶向胆固醇代谢药物的应用[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元宇1,饶林振1,张士花1,2,徐洋1,李婷婷2,邹军2,翁锡全1(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运动介导microRNAs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陈书雅,倪安煜,钱秋慧,闫瑾,王学东,王慧利(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N~6-腺苷酸甲基化修饰在脂质代谢紊乱疾病中调控作用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邢亚康,罗维,范梦瑶,谭雅薇,黎晓(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激酶1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研究现状[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于文军1,袁金华2,刘培文2(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原发性痛经的脑神经机制:来自神经影像与动物模型研究的证据[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陈栋洋,韩庆荣,盛海燕(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脊髓以上水平疼痛相关神经通路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林欢,任天和,童云通,吴贵凤,张拓,陈腾祥,徐国强(贵州医科大学慢性病诊疗转化工程研究中心,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p53通过mTOR信号通路调节原始卵泡激活[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 张琦1,陈芸儿1,祝欣欣1,王霞1,2,曲爱娟1,3,4(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重塑相关心血管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炎症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