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勤,袁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基于“新时代劳动精神”培育的专业思政探索与实践* ——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杨雪(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新时代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冯宝晶,王雅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困境与路径:新时代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探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彭文英,王凡(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与线下课堂教学效果对比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李金华(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清代京师幕府的繁荣及学术贡献探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肖红梅(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让技能人才有“里”又有“面”:北京市技能人才工作回顾与展望[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褚福灵(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回顾与展望[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杨海英(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老年休闲生态圈构建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汪凌(中国妇女杂志社).他山之“玉”[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方中雄,吉利,程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技能竞赛模式探索 ——以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弓永钦(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构建BACCE五位一体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曾泉海(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我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研究综述[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李英杰,颜丽娟,冯明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互联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探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文焕,符雪彩,辛胜利(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朱莉莉(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角色定位的比较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李琦,李冰,张倩(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市回天地区户籍劳动力就业调查研究 ——基于职住平衡视角的分析[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薇(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失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田宏忠,宁玉红,张奇峰,徐翯,张秋洁(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徐海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以北京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高艺恒(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程传荣(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从就业化到适应性: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转变[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牛利坡,汪逸(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新中国成立初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职能定位[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