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标1,张冬梅2,张浪2,冯仲科1,孙林豪1(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城市困难立地生态园林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树干液流监测系统的研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董玉昕,郑植,王文康,王志恒,陈晓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铁对甜瓜白粉病防治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向华1,2,闫琰1,王秀东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特色热带作物技术集成驱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赵晋锋,余爱丽,李颜方,杜艳伟,王高鸿,王振华(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特色杂粮种质资源发掘与育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谷子SiCBL3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孙逸凡1,2,黄志磊1,2,李葆春1,3,姚立蓉1,2,汪军成1,2,司二静1,2,杨轲1,2,孟亚雄1,2,马小乐1,2,王化俊1,2(甘肃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麦种质资源抗叶斑病评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周蕾1,陈兆兰1,严玉波1,2,李桥3(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鸡粪生物炭吸附固定铅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李娟,闫旭宇,吴香,李玲(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纤维类作物对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杨涛1,2,唐劲驰2,高文伟1,农红艳2,罗平1,黎健龙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不同管理类型茶园蜘蛛多样性及时空变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范鹤龄1,朱清1,孙雪冰1,张丽1,李长江1,陈萍2,黄小龙3,张荣萍1(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不同农用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甘子鹏1,徐海燕1,薛守业1,梁冰妍1,种碧莹1,李莉莎1,张博1,李小明1,刘桂民1,吴晓东2(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青稞品质差异[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柯会锋1,孙正文1,王国宁1,孟成生1,吴立强2(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棉籽大小与形状关联标记发掘及候选基因筛选[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丁圆圆1,王曦奥1,刘策1,李淑菊2,程智慧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黄瓜耐湿冷性苗期综合评价预测方程的建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孟玉,陶刚,黄德棋,姚遐俊(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溶磷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在农业与生态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石雷1,2,孙研研1,李云雷1,白皓3,4,陈继兰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禽)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鸡交叉喙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赵解春,白文波,赵立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日本减少食物浪费的法规及其施策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1期
  • 刘欣雨,朱瑶,刘雅洁,王静,李贺贺,孙金沅,赵东瑞,孙啸涛,孙宝国,何亚荟(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陈福慧,申乃坤,姜明国,王一兵(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广西多糖材料与改性重点实验室).作物重茬连作障碍中自毒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郭林宇1,周超2,宋欣欣3,高瑞刚4,崔素娟1,叶贵标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青岛大港海关;青岛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我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受阻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农药残留视角[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郑巨云1,桑志伟2,王俊铎1,龚照龙1,梁亚军1,张泽良2,郭江平1,莫明1,李雪源1(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品种抗旱性相关指标分析与综合评价[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黄昊1,谢圣桥1,陈度2,王恒3(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度学习在苹果产业链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郭文斌1,李瑶1,黄长华1,杜建强1,钱珊珠1,何泽民1,高晶晶2(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基于COMSOL的干燥箱物理场分析与结构优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曹世勤1,2,3,王万军4,贾秋珍2,3,5,鲁清林1,张耀辉4,张勃2,3,5,孙振宇2,3,5,白斌1,黄瑾2,3,5,王宏康6(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天水作物有害生物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农村部国家植物保护甘谷观测实验站;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省种子总站).甘肃省冬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陈昱利1,杨平1,李华伟2(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种植密度和播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影响的模拟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刘晓辉,高晓梅,于淼,李杨,敖静,孙玉禄,王智学(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秸秆还田量对东北旱地土壤磷素淋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郭瑞锋1,任月梅1,杨忠1,刘贵山2,任广兵1,张绶1,朱文娟1(山西农业大学高寒区作物研究所;五寨县农业农村局).草甘膦铵盐诱导谷子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郝冬梅1,樊莹2,徐进1,郭岳琴1,李继莲1,姚军1(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贵州省畜禽遗传资源管理站).不同赖氨酸水平对熊蜂幼年工蜂发育及代谢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何孟纤1,2,汪俊跃1,2,孙玲伟2,徐皆欢2,吴彩凤2,张树山2,戴建军2,杨凯旋2,张德福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6种鸡精液冷冻稀释液以及冻后保存条件比较[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 温赛群,刘灵娣,田伟,谢晓亮,贾东升,刘铭,温春秀,姜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省药用植物技术创新中心).药食兼用型叶用紫苏种质鉴定[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