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明国(华东政法大学).全球发展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卢静(外交学院).当代全球化进程与国家角色转变[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崔海宁(外交学院).东亚粮食安全合作治理机制有效性分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夏立平,马艳红(同济大学).拜登政府与特朗普政府人工智能战略比较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潘亚玲(云南大学).“冷内战”与美国政治文化转型加速态势分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张丽娟,冯卓(山东大学).加入WTO 20年:中国贸易制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的回顾与思考[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何健宇(暨南大学).基于区块链的非传统安全治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考察[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贾宇(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促进海洋及其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周琪(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对中国科技“脱钩”的战略动机及政策措施[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许晋铭1,曹德军2(温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叙事及其影响机制探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8期
-
王俊生1,田德荣2(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正确义利观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与实践[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周一帆(中国政法大学).美欧日WTO补贴规则改革方案评析及中国应对[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戴维来(复旦大学).话语到话语权的转化逻辑与中国话语权的深化路径[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凌胜利1,李汶桦2(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制度弹性、变革程度与国际经济制度变革路径[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赵洲(南京审计大学).“一带一路”税收法律与政策共商协调机制建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严行健(华东政法大学).评估国外议会涉华事务挑战:一个四维分析框架[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赵骏,顾天杰(浙江大学).国际法律斗争的攻防策略与法治破局:以国内法为视角[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刘凯娟,郑先武(南京大学).外交话语与澜湄合作规范建设[J].太平洋学报,2022,第7期
-
陈小沁(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清洁能源转型及中俄合作展望[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王帆(外交学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势巨变与历史使命提升[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高志平,赵振宇(湖北大学).不结盟国家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调解[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王慧芝(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拉共体论坛:进展、挑战及优化路径[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匡增军,赵轩(武汉大学).日本“特定海域”海峡制度:形成背景、法律争议与我国因应[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秦爱玲(广西大学).越南汉喃史籍中的“黄沙”“长沙”和“东海”名称再考[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杨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俄关系中的网络安全问题[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周旭东(浙江师范大学).“战后正义”理论若干问题探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6期
-
李京梅,王娜(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内涵解析及其实现途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5期
-
王涛1,杨影淇2(云南大学;南京大学).跨界河流合作机制有效性的解释范式[J].太平洋学报,2022,第5期
-
李建福(山西大学).国际环境政治中非政府组织功能剖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5期
-
吴盈盈(中国政法大学).南极活动行政许可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