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咏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日出》的创作思维、主题意蕴与结构形态 ——从争议不休的第三幕谈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吴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情节时间的辩证法:利科论叙事对时间经验的重塑[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王帅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何为“物理的”? ——为混合式否定性方案辩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金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略论18世纪末美国革命对废奴运动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刘孔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画作选登——刘孔喜作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6期
-
赵平,胡咏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减负:问题、成因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同雪莉(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低欲望”的“困”“惑”与韧性调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肖俊敏,王春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语委)语言治理研究融智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虚拟现实技术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研究现状、作用机制与发展愿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贺仲明(暨南大学文学院).“美善相生”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论美学意义上的孙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宝贵(复旦大学中文系).艺术一旦成为商品 ——《资本论》美学思想探绎[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李猛(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从“行状”到“别传”:灌顶《智者大师别传》新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武林杰(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统诚信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武绍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慧琳所见《往五天竺国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胡文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别谦底艺术精神”的电影观念影响 ——刘别谦与中国早期电影关系之再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徐兆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重述启蒙运动 ——以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为线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祁志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美学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的传播与崛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朱国华,刘思(同济大学经济法治研究中心;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信用责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陈睿超(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朱子“心与理一”义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楼逸秋,颜翔林(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论生命哲学对西方现代音乐观念的影响 ——以叔本华、尼采及布洛赫为中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殳、剑或匕首:要有怎样的一种战士? ——鲁迅关于“战士”问题的思考及其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李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学习‘习近平主席致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贺信’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专家学者座谈会”会议综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游自勇.主持人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王德胜.主持人语[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李怀涛,杨文烨(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路径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薛海平1,杨路波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中小学生家庭课外补习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兼论“双减”背景下缓解课外补习需求的有效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