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卿三成1,马丽萍1,杨静2,敖冉1,殷霞1,穆刘森1(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水玻璃激发下HBSS-PG-AC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分析[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徐晓飞1,汤盛文1,何真1,2(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春禾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钙硅摩尔比对水化硅酸钙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龚青南,王德辉(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混凝土碱硅酸反应膨胀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闫长旺1,2,3,4,申晓玮1,张菊2,3,4,王萧萧1,于泓源1(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生态型建筑材料与装配式结构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基于ARIMA模型的硅钙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热预测[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林艳辉1,2,边亮3,宋绵新2,董发勤3,曹启龙1,李伟民3,李海龙3,李宇3,罗伟格3,张金梅3,张琴2,张娇3,罗伟恢3,杨敏3(宜宾学院计算物理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CdTe纳米颗粒的制备及与GSH电子转移机制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徐金枝1,张滨焌1,张德鹏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再生剂/新沥青扩散行为的老化沥青再生规律[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曹巍巍1,2,雷涛1,闵召辉2,徐肖龙1,段鹏鹏1(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固体碱激发矿粉/粉煤灰注浆材料性能及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贾晓军1,申爱琴2,王超1,郭寅川2,王涵2,杨小龙2,吴寒松2(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氢氧化铝/有机改性蒙脱土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2期
  • 郝培文,李洪祥,崔鹰翔,徐金枝(长安大学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新旧沥青融合程度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侯泽宇1,2,王家滨1,2,郭庆军1,李恒1,张凯峰3(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市军民两用土木工程测试技术与毁损分析重点实验室;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复合盐侵蚀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退化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曾麟1,黄守佳1,林鸿剑2,赵会峰2,3,姜宏1,2,3,马艳平1(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海控特玻科技有限公司 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混合碱效应对Li2O-Al2O3-SiO2系玻璃结构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丁倩1,黄耀英1,徐小枫1,夏世法2,包腾飞3(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基于不同测试方法的密封养护水泥砂浆孔隙率和饱水度变化规律[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程卓1,崔高航1,高原昊1,刚浩航1,高泽宁1,杨政2,张鑫3(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季冻区粉煤灰加固路基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徐丽娜1,张润泽2,牛雷2,宋道涵2,金玉杰2(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盐水与冻融耦合作用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性能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朱浩泽1,于峰泉2,耿健3,王向阳3,秦华彬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钛石膏基可控低强度材料强度及体积稳定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李君君1,王云峰2,张爱菊1,李子成1,庞同军2,李志宏3(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高校建筑结构工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金属铝粉和纳米Al2O3粉对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汪伟1,张同生1,2,陈灿峰3,吴正德3,韦江雄1,2,余其俊1,2(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建筑材料低碳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光达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可控低强度材料(CLSM)性能评价方法分析[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朱弘康1,林常1,蔡舒2,徐树英1,潘莉莎1(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PVA纤维类型对应变硬化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张毅1,邓边员2,张延杰2,桂跃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建投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红黏土弃渣制备岩溶区注浆材料配比及其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陈红梅1,刘玉涛1,关纪文2(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南宁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BFRP筋增强珊瑚混凝土耐久性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元成方1,李好飞1,王娣1,王一光1,2(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水胶比对再生砖粉ECC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赵卫琪1,方睿2,周浩1,李娜1,姜屏1(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业废料稳定路基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环境影响评价[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王鲜星,刘元珍,赵雨,戴小伟(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冻性能的细观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仲心卓,李路帆,姜义,林忠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钢渣加速碳化制品的耐高温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宋晓玲1,汤建建2,徐盼盼2,杨忠1,黄东1,胡敬平2,3,张坤2,罗光前3,侯慧杰2,刘冰川2(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废渣制水泥中氧化锶对熟料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李子煌1,高运周2,范仕刚3,顾少轩1,陶海征1(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神光石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中飞秒激光直写波导探索[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 黄维蓉1,王娇2,杨玉柱1,熊柯霖1(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动水冲刷试验的温拌高黏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第1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