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贺蓉(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保护法》与《海洋环境保护法》陆海统筹的方案及建议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孙怡陶1,郭晓楠1,王茜茜1,张鉴达1,侯素霞2,金照光3,高伟明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昌黎七里海潟湖及不同年限围垦区表层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王尽文1,2,姜万钧1,2,纪莹璐1,2,张亮1,2,赵玲1,2,林森1,2,王波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日照近岸海域春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邹佳奇1,张亦飞1,2,方欣1,2,李晓燕1,2,连娉婷1,2,吴逸凡1(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杭州国海海洋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基于随机森林的入海污染源对海湾环境容量的影响排序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巩瑶1,宋贵生2(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珠江口溶解有机物光化学降解活性[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王鑫,唐学玺,赵一蓉,肖文钦,赵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假微型海链藻对不同氮培养条件的响应[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宋爽1,王召伟2,韩建波1,陈虹1,杨文超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大连海事大学).污染疏浚物处置方法国际研究与应用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陈秋明,赵蓉蓉,林杰,黄发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围头湾表层沉积物中Hg和As污染分布特征及状况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左书华1,韩志远1,李为华2,谢华亮1,李怀远1(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连云港田湾海域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分布与沉积速率[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孙业皎1,2,3,黄翠玲4,隋琪1,2,3,娄安刚1,夏斌2,3,张旭志2,赵信国2,3,陈碧鹃2,3,曲克明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通标标准技术服务(青岛)有限公司).桑沟湾表层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及污染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田琳1,李祥蕾2(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烟台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氧苯酮对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何斌源1,赖廷和1,宁秋云1,黄中坚1,朱婷1,林金兰1,钟云旭2,李英花1,曾思华1(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防城河口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聂宁,俞博凡,乔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海洋污染损害碳稳定性同位素比值差异性溯源分析实验技术——以船舶溢油污染事故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吴钟解1,2,陈石泉1,2,蔡泽富1,2,沈捷1,2,骆丽珍1,2,王道儒1,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岛海草床分布变化及恢复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姜文博1,梁斌1,高范1,2,包吉明1,孟庆辉1,孙钦帮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苏岫,王祥,宋德瑞,李飞,杨正先,张浩(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基于改进光谱角法的红树林高分遥感分类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蒋雪蕾1,周晓见1,林佳宁2,亢振军3,刘青1(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北部湾大学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黄海浒苔绿潮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苏博,赵玉庭,马元庆,李佳蕙,董晓晓,孙珊(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2018年莱州湾无机氮、磷平面分布及其结构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张锗,任宏伟,牟亮,胡玉斌(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春季青岛鳌山湾沿岸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雪丁(福建省海洋预报台).近20年福建沿海赤潮的发生特点[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锚婷,王朝晖,雷明丹,刘磊(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学系).冰藻在北冰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龚先宇1,2,米铁柱1,2,3,甄毓1,2,3,王建艳4(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关键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魏金娥1,张洪海1,2,陈岩1,周立敏1,杨桂朋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渤海表层沉积物中氨基糖的分布特征及对有机质来源和降解的指示探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田义超1,2,3,黄鹄2,张强1,陶进1,张亚丽1,梁铭忠2,周国清3,韩鑫1,林俊良1,杨永伟1(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部湾大学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基于蜂巢格网的北部湾典型海岛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异质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傅书南1,2,葛汝平1,2,陈洪举1,2,庄昀筠1,2,刘光兴1,2,叶振江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春季南黄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发明,蔡一枝,赵晨辉,曹保玉,陆文平,刘凌峰(国家海洋局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汕尾近岸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冯晓博1,肖凯2,李海龙2,林德倍3(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广东海陵岛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赵力1,李冬梅1,周鹏1,赵峰1,张保学2,谷河泉1,梁谦林1(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标准计量中心).昌江核电站运营前附近海域总β放射性水平[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蒋明坤,杨红,王春峰,吉新磊(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江苏如东附近海域夏季海洋环境噪声特性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侯天琪1,王珊珊1,陈洪举1,2,庄昀筠1,2,刘光兴1,2,王宁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2013年夏季渤海和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比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