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爱青1,索安宁2(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试论新时代海洋空间规划的规划层级及规划重点[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耀文1,2,李海君1,连晨艳1,丁开放1,张文1,石凌翔1,罗志鑫1,肖佳裕1(防灾科技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兴城市海水入侵程度的熵权属性识别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韩蕾,赵芮,刘昭,贾宝林,姜祖林,冯少姝,梁玉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田软海绵酸和鳍藻毒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与应用[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韩莹,孙凯强,张栋,王乐豪,谈昊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表温度混合预测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黄亚楠(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西班牙国家加速器中心).中国渤、黄海柱样中239+240Pu的分布与沉积通量[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罗涛1,王遥平1,2,3,朱昀1,宋之光1,2(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雷州半岛红树林表层沉积物正构烷烃组成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张淑坤,明玥,高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长江口POC和DOC的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麻亮1,2,房吉敦1,刘萍1,韩旭2,李学平1,王书平1,张军1(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黄河入海口沉积物脂肪烃的分布特征及源解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陈睿彤1,李滨勇1,2,王权明1,2,黄小露1,2,詹思楚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地质学会).大连市海域使用结构演变模拟及预测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方草1,宁志铭1,韦芬1,夏荣林1,杨斌2(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LOICZ收支模型的涠洲岛近海营养盐浓度及结构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杨诗晗1,孙德勇1,2,3,李正浩1,王胜强1,2,3,张海龙1,2,3,何宜军1,2,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动力遥感与声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太平洋红藻诊断色素浓度的卫星遥感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5期
-
符运拓,杨红,王春峰(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长江口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危害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关莹莹1,林军1,2,焦俊鹏1,刘洪生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滤食压力下贻贝筏式养殖场及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陈作艺1,2,张甲波1,2,王刚1,2,刘会欣1,2,王建艳3(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 河北省海洋岸线生态修复与智慧海洋监测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2019年秦皇岛海域海洋卡盾藻赤潮与理化因子关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心哲1,谭琳琳1,2,范剑超2(大连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遥感室).2010-2020年马来西亚马登红树林遥感监测与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王金鹏1,王春娟2,3,刘大海2,3(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重点实验室).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管理规则制定与应对[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蒋芸芸1,邱桔斐1,席颖2,邓艳芬1,赵建丽1(国家海洋局东海海洋环境调查勘察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倾倒活动对嵊泗上川山倾倒区及周边海域海底地形的影响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赵蓓1,2,周艳荣1,2,邢聪聪1,2,刘娜娜1,2,李静1,2,康君录3(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对海洋生态空间的影响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周凤霞1,2,3,袁柳婷1,2,3,陆旋1,2,3,陈法锦1,2,3,朱庆梅1,2,3,孟亚飞1,2,3(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等学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实验室).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变化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尹霞1,2,3,许晓晴1,2,3,王勋功4,李思琦1,2,5,甄毓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潮汐作用对黄河口滨海浅层地下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赵思佳1,张媛媛1,2,3,余克服1,2,3,俞小鹏1,陈飚1,许勇前1,葛瑞琪1(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南海珊瑚礁区棘冠海星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积累特征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岳建权1,姜玲玲1,王林2,邵鑫琪1,王龙霄1,李强1(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不同季节秦皇岛近岸水体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徐冠球1,谭晓璇2,屠建波1,石海明1,何荣1,刘洋1(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自然资源部海洋咨询中心).天津大神堂牡蛎礁保护区海域海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与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于兵1,刘子洲1,翟方国1,顾艳镇2,吴文凡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2020年夏季威海瑜泰海洋牧场底层海水溶解氧的日变化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刘梦梦1,张永1,崔全刚2(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山东省滨州市黄河河务局滨开黄河河务局).渤海和北黄海CDOM的来源、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胡姣婵1,黄梦迪1,于浩洋2,李清波1(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哨兵二号遥感影像的近海养殖区提取方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雪薇1,韩震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河口海洋测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Argo温度数据的ConvGRU模型预测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张子玥1,杨薇1,孙涛1,舒安平1,冯剑丰2,刘海飞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觉华岛海域人工鱼礁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与功能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赵丹枫1,许强1,黄洲1,黄冬梅1,苏诚2(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预报中心).基于相似阈值学习的台风路径分类方法[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
李雅辰1,王胜强1,孙德勇1,焦红波2,张海龙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东海浮游植物对台风响应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