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德进(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杂志社;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劳动力统一大市场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罗晓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清代城乡对抗中的水利之争与文化之争——以无锡显应桥冲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吉尔·利波维茨基,让·塞鲁瓦,李宁玥.《总体屏幕:从电影到智能手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乔治·杜比,顾晓燕.《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李文.邹喆山水图轴(清代 传世品)[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杨金荣,顾武英,闻慧斌.《南大英烈》[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22,第5期
-
王敬尧1,2,郑鹏2(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大学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政府介入地方合作的类型、行为及其治理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美学史研究:限界、可能与目标[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杨芳(海南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第1022条第2款(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评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刘瑞明1,2,李佳晨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的试点机制:信息、激励与分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王蒙(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法典》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评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贡华南(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道家的视觉抑制与中国思想史取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陈志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先秦哲学的内外之辨——从儒家与庄子的比较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田明1,杨丽婷2(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宗教研究所).从扬弃表象主义重思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美学史写作的新路——以中西比较为基点的反思与探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夏江皓(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民法典》第1067条第1款(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评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林华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从数据看中国美学史写作的基本内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李文.陶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张法.主持人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4期
-
方英敏(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论“孔颜之乐”及其美学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范健(南京大学法学院).健全市场经济法治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商业进化规律的法哲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成明明(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北大学宋辽金史研究院).国家形象与市民文化的互渗融合 ——宋代元宵诗词的集体欢乐书写[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丁凤玲(福州大学法学院).《民法典》时代商用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商法构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3期
-
黄海燕(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典》时代中国商事权利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