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军1,2,席乐3,王超杰4,吴迪2,刘磊2(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许昌市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台;长葛市气象局).“温比亚”引发河南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冀翠华1,2,李姝霞1,2(开封市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封市气象局).开封“7·19”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极端性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记芳,左璇,朱业玉(河南省气候中心).1961-2019年河南省寒潮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菊香1,田秀霞1,谷永利2,张兴山1,郭洪杰1(邯郸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邯郸市近46年风向风速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艳1,徐卫立2,裴顺强3,范晓青1,赵良水4,李长春2(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办公室;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基于逐步回归和SVR方法的上海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的模拟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王小兰1,闫世明1,王雁1,郝振荣2,郭伟1,蒋云盛1,贺洁颖1(山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太原市冬季一次霾和沙尘“混合型污染”过程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安克武,王龙,高原,贾木辛,张春雷(新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中心).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频率源模块级故障诊断方法及流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官雨洁1,吴滨2,黄书捷3,陈立2(福州市气象局;福建省气候中心;莆田市涵江区气象局).冷却屋顶对福州市夏季高温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李效珍1,鲁宇星2,李子龙1,贾利芳1,张建新3(大同市气象局;丰镇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晋北仁(肉)用杏晚霜冻害与气象因子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胡燕平,郭贺奇,武威,单铁良(漯河市气象局).沙颍河流域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贾桂梅1,李春强2,刘宏举2,高霞3(保定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唐山市气象局).河北省苹果水分适宜性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闫小利1,叶东2,牛广山1,尹金娟1,徐林浩1(焦作市气象局;新乡市气象局).2017年冬焦作市一次持续严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孙晶1,2,谭超1,2,周毓荃1,2,刘政3,黄珺4,王泽林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新疆春季两次直升机积冰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4期
-
柳芳,陈思宁,黎贞发(天津市气候中心).低温对天津日光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岳岩裕1,2,吴翠红3,许可4,管振宇3,周悦2(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城市圈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李伟光1,2,刘少军2,3,侯美亭4,韩静2,3,陈小敏1,2(海南省气候中心;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气象与农业干旱指数研究进展[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张波1,2,曹华3,吴战平1,刘宇鹏1(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贵州气候干湿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李云1,张莹1,许金萍1,蒋晓梅1,杨聃1,梁明珠2(浙江省安吉县气象局;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天目山地区重污染天气预测模型及其环流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张驰1,白莹莹1,刘晓冉2,刘川1,李永华1(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旅游气象扰动模型初步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应爽1,谢静芳2,刘海峰3,于月明1,王宁3(长春市气象局;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吉林省气象台).基于WRF模式的紫外线指数逐小时预报模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沈艳1,李正泉2,郑健1,徐蓉1,朱晓翠1,岳俗甲1(宁波市奉化区气象局;浙江省气候中心).宁波奉化旅游气候综合指数模型构建与应用[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陈晓梦1,李白良1,李岩2,吴启树3,林辉阳1(福建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福建分局;福建省气象台).福州探空气球的漂移轨迹特征及其对航空飞行的影响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毛程燕1,汪晨1,龚理卿1,廖君钰1,李浩文2(衢州市气象局;广州市气象台).浙江春季两次飑线的环境场条件和多普勒雷达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魏凌翔,童金,邱学兴(安徽省气象台).安徽省积雪效率和积雪密度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
刘慧1,井宇1,黄少妮1,戴昌明1,张黎1,胡波2(陕西省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关中地区一次霾转沙尘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