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朔,李斯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J].道德与文明,2023,第5期
-
王春池(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优先主义及其限度[J].道德与文明,2023,第5期
-
李泽军(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网络道德审思[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郭建,王莹(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志愿服务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逻辑进路[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施向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培养时代新人语境中公民道德的养成理路[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仁之实与仁之端——《孟子》仁说发微[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田宇,杨威(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探索历程、理论特质与价值定位[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赵佳佳(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何以行善——马克思恩格斯的慈善观探究[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卢德友(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德里达“无条件的宽恕”思想及其限度[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善与恶的辩证法——马基雅维利论仁慈与残酷[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高海波(清华大学哲学系).生生与孝弟慈——明儒罗近溪的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杨子飞(浙江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伦理禁忌”的价值中立原则的伦理省思[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张晓渝(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爱人民”公德的理论之蕴与现实之境[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汪瑞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自尊”概念的疑难——卢梭思想的新道德主义解释之批评[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张翊轩,汪柔竹(北京大学哲学系).“使群”与“饰群”——《荀子》建构人伦秩序的两维[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杨国荣.道德与政治之维[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焦国成(山西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论新时代“爱祖国”公德的内蕴与要求[J].道德与文明,2023,第4期
-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道德物化哲学的当代科技伦理启示[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程海东,胡孝聪(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价值关系探析[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张文彬(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庆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转型与会通:以马克思精神生产视角审视中国传统伦理[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曾建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王竹君(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第三次分配的伦理意蕴和实现方式[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刘永谋,谭泰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算法伦理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张怡怀(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先验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所).作为“邻里关系”的人与存在之源始关联——重探后期海德格尔源始伦理学的真正意涵[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张姜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规范与德性之间:道德教育的出场方式[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徐向东(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动机外在主义与不能自制[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阳明心学与礼教精神[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王玉彬(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庄子齐物观念的伦理意蕴[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
张燕(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科技时代的权利、能力与尊严——以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为例[J].道德与文明,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