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之光,马浩钧(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规则体系化与证据法法典化的探索——“《人民法院诉讼证据规定适用指南》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J].证据科学,2021,第4期
-
杜国强(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风险规制型决策视域下的科学证据问题[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万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我国单位证言的法律成因与运用现状——以424份民事证据为分析对象[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于洋1,2,于小勇2,罗亚平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南京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理解鞋印鉴定专家的决策过程——挑战、错误率、认知偏差和相似度[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陈玺1,潘晨子2(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依限取会:宋代取证逾期及其破解之道[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廖思蕴(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中国语境下实物证据鉴真规则的构建[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何家弘,吕宏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间接证据的证明方法初探[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罗纳德·J·艾伦1,满运龙2(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院外国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历史、科学、法律与真实:史学、科学和法学领域事实认定的反思[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龚大春(三江学院).亟待探究和发现的证据分布规律——行为控制规律[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黄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我国刑事诉讼书证复制件准入情形研究——基于民事对应规则的参照与调整[J].证据科学,2021,第3期
-
施珠妹(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逮捕证明要件的法规范分析——兼论对逮捕率的影响[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潘溪(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重新鉴定作为民事再审新证据的适用研究[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郝万爽(北京大学法学院).论被告人撤回有罪供述的证据能力构建——美国410规则对我国的启迪[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王由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政府信息不存在”案件中的举证困境与规则重塑[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付凤,彭丽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道心理生理测试技术证据能力的纠缠与厘定——从2020年司法部与最高法的规范冲突谈起[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栗明(扬州大学法学院).亲子关系推定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基于“北大法宝”251份民事判决书的分析[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凯特·霍沃思1,张保生2,熊依婷3(英国阿斯顿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院、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录音带、笔录和审判:警察访谈证据的常态污染[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宋志军(西北政法大学).论刑事证据契约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样态[J].证据科学,2021,第2期
-
胡萌(华东政法大学).区块链电子证据的效力分析与规范路径[J].证据科学,2021,第1期
-
陈如超(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法院的委托鉴定工作及其规范化——基于《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分析[J].证据科学,2021,第1期
-
庞晓(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合同纠纷诉讼中违约金酌减的证明责任[J].证据科学,2021,第1期
-
林艺芳(湘潭大学法学院).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所获证据的证据资格审思[J].证据科学,2021,第1期
-
刘鑫,杨帆(中国法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伦理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主体信用管理研究——以最高院鉴定人“白名单”“黑名单”为视角[J].证据科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