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世乐1,2,蒋赟1,2,康健3,陈波4,张顺存1,5,孙国强1,5(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部湾大学石油与化工学院;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柴北缘冷湖七号下干柴沟组上段古气候及物源分析[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陈朝兵1,2,付玲3,陈新晶4,张涛5,解宇航6,王泓波5,朱玉双7(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密砂岩微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蔡苏阳1,肖七林1,朱卫平2,朱汉卿3,陈吉1,陈奇1,蒋兴超1(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刘建清,何利,何平,冉敬,何佳伟,陈风霖(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康滇古陆东缘筇竹寺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锌厂沟剖面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薛红盼1,2,3,曾方明1,2(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盐湖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盐湖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湖东岸全新世风成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李军1,2,黄成敏2,文星跃3,张茂超4(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盆地中生代古气候变化:来自深时古土壤证据[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袁丙龙,张辉,叶青,张连枝,陈之贺,晁彩霞,董德喜,郇金来(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基于三角洲复合砂体构型的流动单元划分及剩余油分布模式[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刘文栋1,2,钟大康1,2,孙海涛1,2,曾鑫耀1,2,梁雪祺1,2,胡欣3,李荣容3,彭思桥1,2,宋雨佳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石油西南油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特征及古地貌响应[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郑庆华1,刘行军2,柳益群3,周鼎武4,杨开艳5,王贵文5,张洋洋5,陈朕5,刘亮5(榆林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质喷积岩初探[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姜柳青1,2,汪卫国2,梁积伟1,戴霜3,蒋敏2,陶文星1,马晓军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太平洋CC区西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杜晓峰,庞小军,王清斌,冯冲,赵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海域辽东凹陷东南缘沙二段优质储层差异及成因[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郑伟1,2,3,刘云龙1,齐永安1,2,3,邢智峰1,2,3,李妲1,2,3,付玉鑫1,李婉颖1,许欣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原经济区煤层气与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豫西荥阳P-Tr之交孙家沟组沉积环境及古气候变化[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高广宇,肖传桃(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鄂西新滩二叠纪腕足类的群落演变与环境关系[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昝灵,柴方园,印燕铃(中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溱潼凹陷斜坡带原油物性和地化特征及成因[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冯永忠1,2,白云来3,康鸿杰1,马惠萍1(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阿尔金断裂两侧早古生代沉积建造与构造演化[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刘欣宇,李永祥(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晚塞诺曼期东特提斯洋古海洋环境探析 ——以西藏定日地区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5期
-
王乾右1,2,3,杨威1,2,葛云锦4,宋岩1,2,姜振学1,2,罗群1,2,左如斯5,李耀华6,刘聃7,张帆1,2,王耀华1,2,鲁健康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利物浦大学地球海洋与生态科学系;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不同沉积微相致密储层的成岩响应及其控储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延长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曹瑛倬1,2,鲍志东1,2,鲁锴1,2,徐世琦3,王贵玲4,袁淑琴1,季汉成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冀中坳陷雄县地热田主控因素及成因模式[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曹江骏1,陈朝兵2,程皇辉3,朱玉杰4,罗静兰1,王茜2,马迪娜·马吾提汗3(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准东采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成岩作用对深水致密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 ——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赵迪斐1,2,3,4,焦伟伟3,4,魏源5,张海杰6,李利格7,郭英海5,Geoff Wang8(中国矿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页岩气勘探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勘查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页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脆性的影响 ——以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谷渊涛1,李晓霞1,万泉2,杨曙光2(河南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泥页岩有机质孔隙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我国典型海相、陆相、过渡相储层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卢斌1,2,邱振1,2,周川闽1,董大忠1,2,梁萍萍1,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泥页岩沉积物理模拟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刘明洁1,季永承2,唐青松3,唐大海4,梁锋5,车国琼5,王立恩5,李明5,谭秀成1,曾伟1,连承波1(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气田开发管理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致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成岩体系对致密砂岩储层质量的控制 ——以四川盆地中台山地区须二段为例[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范海经1,邓虎成1,2,伏美燕1,2,刘四兵1,2,余翰泽1,李依林1(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沉积特征及其对构造的响应[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金鑫1,宋金民1,刘树根1,2,孙玮1,丁一1,邓双林1,许智雄1,徐宏远1,李立基1,李章畅1,郎悦竹1,冯梦媛1,谢国梁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昌盆地新基姑地区大箐组风暴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王凤岗1,张字龙1,侯树仁2,张良2,门宏2,夏宗强1,王俊林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208大队).塔木素铀矿床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含铀砂岩成岩特征及其与铀矿化关系研究[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耿海波1,师明川2,付世骞2,安丽平3,4(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药品工程系;河北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北省心脑血管病中医药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中硫酸盐还原菌成矿作用模拟研究[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
张玉芬1,李长安2,3,赵举兴2,4,毛欣2,5,许应石2,6,魏传义2,李亚伟2,张岱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查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汉平原东北缘末次冰消期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