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焕然1,朱新卓2(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读大学“有用”还是“无用”——新时期农民高等教育价值观的扎根理论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0期
-
田正平,罗佳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抗战胜利后高等教育复员的困境与突破——以国立浙江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0期
-
冯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英国大学的政策影响力何以式微——基于权力视角的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0期
-
李均,吴秋怡(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又红又专与通专融合: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表达”[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刘国瑞(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东北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演进、致因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李海萍,上官知立(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超越“必然”之困:基于“闲暇”理念的教育转向[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徐靖,徐纪元(中南大学法学院).学位授权审批的法律问题及其解决[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彭湃,胡静雯(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控制型指导与研究生能力增长——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学习和发展”调查数据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从选拔性考试到适应性选才——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试行“套餐式”招生模式的设想[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何晨玥1,张新平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软法治理视角下的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整体图景与实践机理[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赵炬明1,李蕾2(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如何做好大学教学学术研究:一个案例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商丽浩,谢佳璐(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社会科学研究资助政策:酝酿、启动和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抽象寻本与取象比类——两种思维方式的比较及其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孙进,杨瑷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金砖国家高等教育多边合作的意义、机制与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孙霄兵,李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研究院).一年制硕士学位的优劣与认证[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张应强1,2,苏刚刚1(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我国高等学校“部省合建”政策创新及其现实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9期
-
陈先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肖绍明(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敞亮和忠实于心灵自身的教育时间[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付鸿飞,周文辉,贺随波(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冲突还是促进:学术型博士生跨学科行为与科研绩效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张青根,唐焕丽(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学习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基于2016-2019年“全国本科生能力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别敦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回归还是超越:行业性高校转型发展的愿景[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曹金祥,冯春英(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菏泽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问道一流大学:民国后期教育界的“学术独立”论争[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蒋喜锋,刘小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1世纪以来美国绩效标准本位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向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大学治理的伦理基础:从善治到至善[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
赵婷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构路径——基于对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考察[J].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