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伟,蓝高勇,殷建军,杨会,吴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西北郊光明山峰丛坡地土壤210Pb与226Ra分布与迁移规律研究[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邓亚东1,孟庆鑫1,吕勇1,罗书文2,潘明1,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基于PSR模型的地质遗迹景观脆弱性评价 ——以永福县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罗书文1,2,3,贺卫1,杨桃4,邓亚东2,3,吕勇2,3,吴克华1,孟庆鑫2,3(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贵阳市第十二中学;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湘桂走廊地貌发育特征的地学意义及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盘应娟,杨忠琴,安亚运,贺永忠,陈厚国,卢树藩,龙建喜(贵州省地质调查院).黔北道真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沉积微相研究[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罗书文1,2,吕勇2,3,吴克华1,邓亚东2,3,杨桃4,潘明2,3,傅良同5(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贵阳市第十二中学;黔南景区溶洞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中心).桂林峰林平原、峰丛洼地残留中生代地层空间展布形成机制探讨[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董茜1,2,尤勇刚1,2,罗为群3,4,刘绍华3,4,王根柱1,2,刘玉国5,周金星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建水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岩溶区不同母岩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生态位差异[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肖琼1,赵丽芳2,陆来谋1,3,孙平安1,张陶1,郭永丽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漓江源头大溶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韩浩东1,王春山1,王东辉1,李鹏岳1,李华1,杨涛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白垩系灌口组富膏盐红层溶蚀特征与机理[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韩凯1,2,梁东辉3,甘伏平2,黄芬2(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利用高精度示踪技术和大功率充电法确定地下河系统的管道分布特征 ——以毛村地下河系统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吴华英,黄晨晖,李腾芳,黄奇波,罗飞(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石灰土元素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会仙峰丛谷地石灰土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5期
-
朱丹尼,邹胜章,周长松,赵一,卢海平,谢浩(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会仙岩溶湿地水位动态特征及水文生态效应[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章程,肖琼(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桂林漓江水体溶解无机碳迁移与水生光合碳固定研究[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李阳兵(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转型演变解析[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王茜,赵筱青,普军伟,李思楠,苗培培(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滇东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以广南县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许尔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基于CiteSpace的喀斯特石漠化国际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武健强1,2,顾春生1,2,许书刚1,2,赵秀峰1,2,黄光明1,2(自然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苏南地区碳酸盐岩的溶蚀性分析[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吴夏,潘谋成,殷建军,汪智军,朱晓燕,杨会,曹建华(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典型岩溶区土壤CO2通量及其δ13C CO2季节性特征[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丁梦凯1,2,吴夏2,曹建华2,胡晓农3,潘谋成2,黄芬2,任梦梦2(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桂林凉风洞洞穴系统垂向碳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郭艺1,2,秦大军2,王枫3,甘甫平1,闫柏琨1(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岩溶泉水位预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张贵1,何绕生1,张华1,王波1,张文鋆1,彭淑惠1,俞富有2,彭勇2(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泸西盆地边缘既比岩溶水勘查及应急抗旱示范工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施晓1,2,杨琰1,2,李一冬1,2,田宁1,2,叶枝茂1,2,李建仓3,段军伟3(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河南省鸡冠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岩溶关键带土壤—洞穴系统CO 2运移的时空变化 ——以河南鸡冠洞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王晤岩1,李清光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淡水碳酸盐湖泊中CaCO3-CO 23--HCO-3-CO2化学平衡对CO 2的缓冲作用——以贵州百花湖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汪智军,李建鸿(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激光光谱技术在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莫春梦1,2,3,黄芬1,4,胡晓农1,曹建华1,4,辛胜林1,5,张连凯1,4(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硫酸和硝酸对桂林毛村碳酸盐岩溶蚀的室内模拟[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邰治钦1,2,曾成2,肖时珍1,肖华1,代林玉1,2,闫伟1(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27a来典型白云岩流域岩溶碳汇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以贵州施秉黄洲河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武东强1,邢立亭1,2,兰晓荀1,孟庆晗1,侯玉松1,赵振华2,孙斌2,袁学圣1(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岩溶含水介质孔隙结构特征[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代林玉1,2,肖时珍1,曾成2,闫伟1,肖华1,邰治钦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湿润亚热带典型白云岩区不同土地利用的土壤CO2浓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王宇1,2,张华3,张贵3,蓝芙宁1,王秀艳4,万龙5,刘宏6(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喀斯特断陷盆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构建[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杜双燕1,2,3,杨斌4,5(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贵州省石漠化治理中的县域冲突[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
吴志强,杨秀德,罗阳乔,李铃(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7地质大队).黔中丘峰盆地区岩溶找水及开发技术 ——以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机井工程为例[J].中国岩溶,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