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巨华1,高阳1,马美红2,张中浩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灾害地理的学科内涵、基金资助、研究热点与发展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1期
-
田一聪1,田明1,李鹏1,吴致蕾2(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李仙德,李卫江,李敏(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毕佳港1,诸培新1,2,张明斗3,林树高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土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本地—邻地”视角的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冯雅欣,安宁(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洲地理研究中心).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下的基础设施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刘泽1,张娜娜2,程杨1,陶卓霖1,孔劲松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刘汉初1,孙中瑞1,吴佳雨2,虞虎3,杨显明4,周道静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的西藏自然景观美学评估及空间分异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周侃1,2,滕鹤郅1,3,4,毛旭锋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寒生态功能区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的时空路径优化与弹性调适——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仿真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黄永生1,2,3,夏兴生1,2,周强1,2,潘耀忠4,1,陈英明2,李宏达5(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草原火灾时空格局及成因调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林嘉欣1,2,金彦香1,2,3,徐勇4,金鑫1,2,3,刘铖霖1,2,李渊5(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藏高原更尕海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曾鹏1,程寅2(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城市群国际贸易增长的时空演化和发展曲线模拟[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彭秋志1,2,3,黄培依1,陈笛1,朱丹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自然资源与规划智慧创新实验室).2000—2020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王琦1,2,塔娜1,2,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性别差异视角下上海郊区居民工作日活动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段健1,王维婷1,陈静2,付慧娟3,施凡基4(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藏高原区域粮食储备规模测算与粮库空间选址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戴特奇1,郭凯菲1,吴俊强2,张丽丽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藏自治区公路建设对空间可达性和沿线景观破碎度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殷悦1,2,周侃1,2,湛东升3,张海峰4,5,洪辉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区域发展与规划业务部).青藏高原农牧民的宜居性感知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青海省877户农牧民家庭问卷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10期
-
梁植1,2,3,孙若辰1,2,3,段青云1,2,3(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中国气象局水文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黄河水源涵养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曹灿1,2,张永勇1,刘玉3,张世彦1,刘晓洁1,王国庆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源涵养区源头小流域径流情势变化的模式辨识[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耿艺伟1,2,李效顺1,2,陈伟强3,刘希朝1,2,陈姜全1,2,季海涛1,2(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乡村地域系统韧性类型识别与驱动机制研究——以豫东平原区商丘市睢阳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万沛钰1,徐国良1,万春燕2(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结构演变及模拟——以江西省三坪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孙斌栋1,2,3,付钰1,2,3,古荭欢1,2,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崇明生态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城市生命周期理论:过去、现在与未来[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刘玉1,翟晓燕2,张永勇3,李淼4,刘晓洁3(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基于水循环模拟的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塔娜1,2,3,柴彦威4,申悦5,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分析应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美城市郊区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演变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游猎,刘国玲,陈睿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城乡融合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城乡人居空间变迁过程及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卢婷婷,李志远(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居住空间分异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因果效应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张雪莹1,周晓艳1,程必立1,江荣灏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基于住宅价格视角的城市铁路设施邻避效应异质性研究——以长春市中心城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朝布嘎1,2,包刚1,2,元志辉1,2,温都日娜1,2,佟斯琴1,2,郭恩亮1,黄晓君1,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1—2020年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生长峰值期和峰值对气候的敏感性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
宋莹1,迟云平1,2,谢远云1,2,康春国3,魏振宇1,吴鹏1,孙磊1,刘若男1(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学院地理系).哈尔滨黄土粒度端元对比分析及其气候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23,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