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东阳,哈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校与城市创新能力——基于新建校区的准实验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翟亚军1,王战军2,王晴3(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从二元到三元:我国学位类型划分的新思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石中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再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曾妮(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劳结合”的概念考证与实践流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论中国高等教育的起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乌利里希·泰希勒1,王绽蕊2,剡然3,李春萍4(卡塞尔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首都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学排名话语的理论支柱、偏见及后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郑金洲(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释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克里斯托夫·武尔夫1,李海峰2(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基础部).全球公民教育:人类世背景下的寰宇社区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田志磊,何婷婷,魏易(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育财政集权、成本分担与地方公共品供给——以中职免费政策实施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2期
  • 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学的社会运行与大学组织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为君子:从《论语》看人文教育的古典意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马瑞克·科维克1,周一2(波兹南大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学全球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科学学与高等教育研究的交集与互动——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王慧敏(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政策研究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科学与教育语境中“人格”概念的兴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王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再造秩序:中国近代课堂空间的形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肖朗(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学教育与“哲学地思考”——基于康德《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中国高中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1)[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约瑟夫·赫曼诺维奇1,刘雪婷2(佐治亚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未来:科学社会学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申素平,王子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地方教育立法的司法适用考察——基于全国397部地方性教育法规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 周卫勇(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通解《中庸》——《中庸通解》的诠释理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