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东德阿Q的革命寓言:克里斯托夫·海因的《阿Q正传》戏剧改编[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张露露(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数字人文时代“差异”与“边界”问题的新思考——评《比较文学的未来: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学科状况报告》[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类比的绳索上舞蹈:比较文学中的平行、流通和体系[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赵菡(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字与物质的实证问题——论“四重证据法”的“物证优先”原则[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高洋(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提纯”与“杂交”——20世纪早期梅兰芳剧团与日本剧团欧美公演中文化身份的呈现与接受[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刘耘华.主持人的话[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刘耘华.学术前沿:学科理论新探索[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朱伟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发掘非洲独特之美——“2021第二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会议述评[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3期
-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再识——兼论谢天振的比较文学研究特色[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狄霞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文学的“美术”——美术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生成[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王豪1,欧荣2(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世界文学流通中的跨艺术转换[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杨陇1,张文倩2(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爱丁堡大学文学语言文化学院亚洲系).国外研究机构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传播——以“利兹大学当代华语文学研究中心”为例[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熊莺(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语象三角”中的反叙画诗学——比较文学视野下叙画诗的古典修辞学转向与形象文本的多元视角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季进(苏州大学文学院).人文主义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夏济安及其当代文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许钧(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译介学的理论基点与学术贡献[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从译入到译出:谢天振的译介学与海外汉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重写翻译史[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张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复义的反叛与中国之行:以燕卜荪《南岳之秋》为例[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蒋浩伟(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画与中国园林——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叔本华与王国维[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段氏明华,姚新勇(暨南大学文学院).越南百年中国小说译介简述[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刘洪一(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构建人类普惠新文明:机理机制与逻辑工具[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张薇(上海大学文学院).放眼世界,多种“主义”莎评交辉——评《世界莎士比亚研究选编》[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欧宇龙,李艺敏(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后理论时代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机遇与挑战——2020“后理论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前沿论坛侧记[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丁尔苏(中国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全球语境下的王国维悲剧理论[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宋炳辉.编辑部的话[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谢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的世界系统”青年学者会议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2期
-
李健(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知识学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1期
-
耿纪永1,刘朋朋2(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文学史研究中的方法论意识——兼评《翻译、文学与政治:以〈世界文学〉为例(1953-1966)》[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1期
-
江玉琴(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后人类理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J].中国比较文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