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辉1,邵毕成1,孔祥旭1,徐璐2(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基于EWT和改进Prony算法的超高压线路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故障识别方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彤青,滕翀,王福国,惠晓东(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基于因子分析法下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响1,李秋英2,密晓光2,陈杰2,邱国栋1,蔡伟华1(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内气液两相流动压降关联式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苑忠奇,金国彬(东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系统导纳的并网逆变器谐振机理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刘铖,王旭,张宇驰(东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负荷模式能量的永磁风机电网功率振荡特性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唐明武1,李果1,刘盼龙1,赵睿雯1,刘卓辰1,吴小舟1,高洁2(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大学建工学院).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图像人体参数识别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丹,张悦,藏晓鑫(吉林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数学系).基于自组织数学模型的监控视频异常入侵检测方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晓航1,罗汉松2,郑烨1,李洪伟3(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小龙潭褐煤流化床气化规律的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赟(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污泥焚烧技术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汤怡恺1,王会1,2,徐强2(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较高流速下泡沫金属内流动传热特性的孔尺度模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佳伟1,苏德皓2,赵爱虎1,林纾任1,李来冬1,倪文涛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SP-100空间堆气液分离器前导流区结构设计数值模拟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姜文殊1,梁峻铭2,张会勇2,贠相羽2,卢涛1(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暨广东省核电安全企业重点实验室).液态铅铋合金在绕丝燃料棒组件中的水力特性数值模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兵兵,王高翔,高轶,徐志明(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颗粒团聚对水基铜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影响机理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必伟,师春雨,刘伟,刘志春(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双肋椭圆扭管管内传热与流阻特性分析及其多目标结构优化[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兵1,宇文璋杰1,杨涛2,朱栋清2,王嘉丰2,周致富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01所;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异戊烷闪蒸喷雾喷嘴近场雾化与喷嘴内流动特性[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张炜韬1,韩东旭2,李敬法2,李庭宇3,孙东亮2,巩亮1,宇波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增强型地热储层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牛蒙科1,韩芳明2,杨旭3,李炳熙1,王维1(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航天海鹰(哈尔滨)钛业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基于TRNSYS的河水源热泵与电锅炉复合供暖系统仿真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琪霖1,赵斌1,王智浩2,张子晗1,马杰3,杜磊3(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CFB锅炉机组大修前后热经济性指标对比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子阳,陈姿颖,王存海(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多孔介质内嵌热源引起的对流换热格子Boltzmann模拟[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张子茜,熊再立,张彪,杨琰鑫,付恩康(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于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的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崔宇,刘文江(哈尔滨轻工业学校汽车工程系).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赟(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城市污泥热化学转化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于凤娇,王典,李润宇(东北电力大学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及需求侧响应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优化策略[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许焕焕1,葛一2,李强3,任霄汉2,朱子霖1,马春元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大学热科学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氨燃料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智浩1,赵斌1,2,张子晗2,王琪霖2,马杰3,杜磊3(华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00 MW CFB锅炉热效率与污染物排放对比试验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于坤生1,庞丹2,齐明泽1,鲁志伟1(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长春供电公司).考虑互热影响的直埋电缆温度场解析计算[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