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树华,包含丽(温州大学).疫情冲击下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趋势* ——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的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沈毅秦,王华(暨南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国内涉侨报刊分类述评[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杨帆(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五四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对外表达——以《纽约时报》华人读者来信为中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周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关系网络视角下中国侨务公共外交评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朱东芹(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菲律宾华人宗教信仰的特点及成因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吕品晶1,迟皓2(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空军航空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系).日本华侨社会形成时期考察* ——兼论江户初期“唐人社会”的实态[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张慧婧(天津理工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日本新兴春节祭品牌共同体:生成路径与建构机制探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李夕菲(五邑大学学报编辑部).文学中的史学:汤亭亭《中国佬》侨乡视角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周敏1,王大磊2(加州大学社会学系;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国际移民创业与族裔社区建设 ——以美国洛杉矶华裔和韩裔经济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陈平(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欧洲华文媒体的历史发展与跨文化传播[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2期
-
张秀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21世纪以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与特点探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刘燕玲(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代海外华人的双重文化认同特征探析 ——以美国华人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张伟玉1,王丽2,黄德海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东盟国家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海外华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问卷调查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黄雅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色牢笼”:美国华人高技能家属移民的“再女性化”困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夏翠君(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流动”视角下侨乡青年社会区隔研究* ——以浙江青田幸村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普鹏飞(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归侨侨眷的跨国网络与中越跨境经济合作* ——以广西东兴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王开庆1,2,史秋霞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分层融合视角下族群融合的弥合机制研究* ——以新加坡华族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
谢佳璐,商丽浩(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美国华人争取公立教育平权第一案:泰普诉赫尔利案之背景、过程与意义[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