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晓华,胡娅婷(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论《破局者:改变世界的五位女作家》的情感表述[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潇月1,范颖2(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文化人类学视域下西藏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隆子县斗玉珞巴族村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永力(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德阳工业区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及启示——基于1958-1960年德阳工业区建设[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郭思贝,郑祥江(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人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姚亚平(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研究——以中国两弹城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张嘉友,刘勤,师钦燕(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与传承:四川红色基因的内涵与传承架构探赜[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谭晓旭,张屹,蒋道平(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入课、入耳与入心:红色歌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理路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代俊,袁晓艳,朱云生(攀枝花学院).基于口述史的三线建设者精神动力形成质性分析——以攀枝花三线建设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罗海燕,王桃花(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签名收藏家》的疾病叙事与当代英国少数族裔困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郭芙蕊,唐远来(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民绿色低碳意识培育的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兰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意向性与内涵性——意向状态和对意向状态描述的语句[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孙炜,史玉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论视域、实践演进及价值审视:科学家精神的三重维度[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翠兰1,弓辰翡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砺”劳树人:高校劳动教育的本真与行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薛维娜,宋加山(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ESDA模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霍琳,张丁杰,王姮(西南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地方高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管理瓶颈及对策研究——以A大学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罗干松,傅其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论托尼·本尼特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杨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与阿根廷共建“一带一路”研究:进展、驱动因素与挑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晏强1,竹文坤2,张翔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模式及选择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杨蕾,王文军,蔡勇(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思维驱动的高等教育工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任连军1,衡若冰2,李晓蓉3(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融合[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卢晓玫,刘莹(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守正创新的三对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熊运莲1,柳艳2(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南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协同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的财税政策支持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侯尧,廖志勤(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寇志明《诗人鲁迅:关于其旧体诗的研究》 中典故的英译策略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张宇1,苏乐2,李莉莎2(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拉美国家数字经济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查华超,刘春路(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移动互联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质量的 影响效应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