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珊1,2,3,曹广超2,3,张卓1,2,3,刁二龙1,2,3,闫欣1,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壤全碳全氮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祁连山南坡黑河上游为例①[J].土壤,2022,第5期
-
蒲子天1,张林2,张弛3,4,5,王红3,4,5,王鑫鑫3,4,5,6(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山区农业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山区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影响植物水分状态的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2,第5期
-
马子钰,马文林(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固碳影响效应研究①[J].土壤,2022,第5期
-
张敏1,姚元林2,田玉华3,高佳璐1,尹斌3(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不同施肥措施对稻田氮损失和氮肥利用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吴狄1,2,杨腾1,林臣峰3,付晓1,2,赵云鹏3,褚海燕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系统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天目山银杏根区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①[J].土壤,2022,第5期
-
温烜琳1,马宜林1,马君红2,王艳芳1,赵世民2,申洪涛3,李友军1,刘领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省烟草公司洛阳市公司技术中心;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羊粪在豫西旱地烟田的矿化特征研究①[J].土壤,2022,第5期
-
丁英志,王肖磊,曾宇,方国东(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铁碳复合纳米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对羟基联苯的机制研究①[J].土壤,2022,第5期
-
孙凯1,王涵1,孙贵荣2,阿拉腾苏和2,杨建军2,王海超1,裴志永1(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库布齐沙地滴灌人工林土壤水分运移及其与土壤分形特征的关系①[J].土壤,2022,第5期
-
陈天祥1,2,杨顺瑛1,王书伟1,3,苏彦华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与调控途径①[J].土壤,2022,第5期
-
王家瑾1,2,杨顺瑛1,苏彦华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提高植物钾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工程途径研究——以过表达ZmK2.1拟南芥为例①[J].土壤,2022,第5期
-
杨崛园,方艺,委亚庆,何竞舟,张世浩,赵敬坤,付登伟,黄秀芬,刘邦银,李泽慧,习向银(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南川区农业推广中心;重庆市永川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重庆市合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庆稻油轮作区土壤养分状况评价①[J].土壤,2022,第5期
-
杨小亮1,2,3,靳正忠1,2,3,丁刚4,俞祥祥1,3,5,王海峰1,3,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漠研究站).结皮量与含水率对尾矿风蚀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①[J].土壤,2022,第5期
-
赵凯丽1,2,徐明岗1,周晓阳1,蔡泽江1,3,王伯仁1,3,刘瑜2,颜芳2,孙楠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南方典型红壤区旱地与水田土壤酸度的剖面差异性①[J].土壤,2022,第5期
-
贺瑶1,林华1,2,俞果1,2,3,张学洪1,2,丁娜1,Asfandyar Shahab1,2,刘杰1,2(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利用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铬处理下超富集植物李氏禾根际溶解氧时空分布特征①[J].土壤,2022,第5期
-
王刘炜1,程敏1,邓渠成2,侯仁杰1,3,侯德义1(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基于铅稳定同位素的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源解析新思路——以西南地区某矿区农田为例①[J].土壤,2022,第5期
-
宋丽莹1,宋洋2,刘翠英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活性炭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李力1,2,陈明茹1,2,张久红3,张军3,黄应平1,2,袁喜1,2,李萌1,2(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外源添加作物秸秆对PAHs污染土壤有机碳矿化和污染物降解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陈杰1,2,乔美霞1,郭一晓1,杨珍平1,2,高志强1,2,刘玉涛3,林文1,2(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陕西博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外源放线菌对谷子生长和成熟期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胡宁1,许晨阳1,2,耿增超1,2,胡斐南3,4,马璐璐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褐土碳酸钙结核的胶体特性研究①[J].土壤,2022,第5期
-
昝麒麟1,2,赖晓明2,朱青2,王卫光1,3,李柳阳2,4,刘亚2,4(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全球尺度上土壤15N自然丰度空间变化的影响因素①[J].土壤,2022,第5期
-
苏星源1,吴世杰1,高威1,2,马君玲1,解宏图3,鲍雪莲3,王连峰1(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两种水分含量下生物质炭对黑土N2O排放及硝化反硝化基因丰度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王仕海1,张崇德1,杨文钢1,尚军1,李长权1,王忠宇1,孔祥镇2,3,李德成2(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六盘水市烟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与空间分布特征①[J].土壤,2022,第5期
-
刘晏汝1,2,张建伟1,2,包远远1,2,林先贵1,2,冯有智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区域尺度下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对施肥的一致响应①[J].土壤,2022,第5期
-
赵晓蕊1,2,吴华勇1,2,张甘霖1,2,3(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典型网纹红土结构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生态网络特征①[J].土壤,2022,第5期
-
何娴1,2,徐仁扣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添加H2O2改性和HNO3/H2SO4改性生物质炭对一种酸性水稻土吸附Cd(Ⅱ)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5期
-
祝海竣1,2,唐舟1,2,石爱龙1,2,文天1,2,文璨1,2,薛华良3,王学华1,2(教育部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灌溉模式和有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土壤,2022,第4期
-
赵刚刚1,张东坡1,2,袁大刚1,张俊思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剑阁县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岷江上游杂谷脑河谷土壤发生特征与系统分类研究[J].土壤,2022,第4期
-
刘仲阳1,2,吴小宾2,郑福丽2,张灵菲1,2,崔秀敏1,谭德水2(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一次性施肥的长期效应研究进展[J].土壤,2022,第4期
-
张辉1,2,谭诚1,3,周晓月1,3,马洪波1,2,许仙菊1,2,汪吉东1,2,宁运旺1,张永春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园艺学院).长江中下游甘薯氮磷钾肥施用效果与区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J].土壤,2022,第4期
-
任改弟1,2,3,4,张苗1,2,张文越1,2,郭德杰1,2,马艳1,2,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六合观测实验站;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不同来源有机物料对菜用蚕豆生长和品质及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J].土壤,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