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任志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空间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纪念我的导师 ——万卫星院士[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4期
  • 本刊编辑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稿约[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4期
  • 张捷1,况文欢1,张雄1,莫程康2,张东晓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南方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球油气开采诱发地震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常乐1,2,孙文科2(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全球及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趋势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黄周传,吉聪,吴寒婷,石宇通,耿嘉琪,徐弥坚,韩存瑞,徐鸣洁,王良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结构与变形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任梦依,边银菊,王婷婷,杨千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朝鲜核试验相关地震学研究进展及其文献计量学分析[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赵子科1,陈春亮1,柯盛1,杨波2(广东海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汞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及预报效能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左洪1,2,裴顺平1,何建坤1,孙权1,2,薛晓添1,2,刘雁冰1,2,李佳蔚1,2,李磊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冰川地震学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栾威,申文斌,丁浩(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研究所).地球自由振荡弹性简正模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吴忠良1,王龙1,车时2,李丽3,张晓东1,邵志刚1,丁志峰3,李营1,刘桂萍4(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认识与实践[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本刊编辑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稿约[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3期
  • 李鸿儒1,2,白玲1,2,3,詹慧丽1,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嘉黎断裂带活动性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鲁来玉(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平面波模型重访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及空间自相关(SPAC)[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俞瑞芳,王少卿,俞言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动空间变化随机描述及相干函数模型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肖万博,王彦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洞察”号火星表面地震探测中的发现[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黄臣宇,常利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横波分裂的青藏高原多圈层各向异性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江鹏1,李萍萍1,李同林1,温瑞智2(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20 年10 月22 日四川北川MS4.7 地震强震动特征分析[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吴忠良1,丁志峰2,张晓东1,李丽2,邵志刚1,李营1,胡春峰3,车时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历史与未来[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郑应才1,田源1,2(休斯顿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阿拉斯加大学费尔班克斯分校地球物理研究所).行星内部地震波及其对卫星轨道的影响[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稿约[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2期
  • 杨旭1,2,李永华1,3,盖增喜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地震局震源物理重点实验室).机器学习在地震学中的应用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 尹凤玲,蒋长胜,姜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年尺度地震预测模型的国际研究现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 周华伟1,2,邹志辉1,李哲豪2(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休斯顿大学地球与大气科学系).浅谈地震剖面的假象识别[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 杨翼,宋晓东(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重复地震和地球内核的时变性[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 朱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电阻率实验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 唐河,孙文科(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黏弹地球地震变形理论研究进展和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