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塞萨尔·多明格斯,于漫,潘超.比较文学导论——新动向及其应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扬·阿尔贝,尚必武.《非自然叙事诗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李澜1,柴明颎2(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职业化时代背景下的口译“相关知识”研究——基于职业口译员的译后访谈数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郭亚玲1,朱琳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视译过程中的模态整合效应:来自时空隐喻的心理证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陈文均1,胡砚冰1,蒋晓鸣1,2(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与多语智能应用重点总实验室).社会心理语言学视域下言者个体与群体身份的编码和解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黄瑞1,王园2(洛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澄清与辨析:关于生态翻译学的中观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陈钰(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智媒化译介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刘运锋(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扩展意义单位再审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金海娜(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电影翻译通史:内涵、方法与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何清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人类语言进行体表达式的类型及其时空性差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乐明,陈虹,张翼(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单数通性代词的选择:一项混合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马廷辉(清华大学外文系).语用学研究的神经科学进路——神经语用学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李强(上海大学文学院).非空间性“大+N”结构的语义组合机制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4期
  • 李思旭(安徽大学文学院).话语标记的形成机制与前沿课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岳曼曼1,2,刘正光2(湖南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交互主体性、对话性与深度翻译的双向阐释功能——以宇文所安的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邵士洋1,吴平2(剑桥大学现代与中世纪语言及语言学学院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英语学院).中国EFL学习者冠词产出的主(客)观实指性效应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佳1,范琳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汉语情绪直意词和情绪隐含词加工的ERP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李琳1,李称鑫2,李小萌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评价系统视域下的经济话语研究——基于国外学界对中国经济评价的文本挖掘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春燕1,2,冉永平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人际隐喻视角下and条件复句的语义双重性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胡范铸(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何为“英语”,“英语”何为:语言政策与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愿景[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虹倩(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外语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 罗天华(浙江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汉语是句法混合型语言吗?[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