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项铮,苏存锦,潘杰(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空间转录物组学技术进展及其在神经科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李建斌1,喻晓平1,彭一琳1,徐恬2,吴锐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西卫生职业学院).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可减轻激素诱导的MRL/lpr狼疮鼠股骨头坏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赵纬纬,黄渊,唐景峰(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生物医药系/生物医药研究院;科技部/教育部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111”引智基地).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功能及其翻译后修饰调节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王东娟,吕喜英,林萍萍,赵继伟,党春艳,胡潺潺,朱翠敏(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过表达BTG2增强人肺腺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张桃桃1,2,3,4,5,6,张红1,2,3,4,5,狄翠霞1,2,3,4,5(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离子束辐射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重离子束辐射医学应用基础重点实验室;莆田兰海核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放射性药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王潇永1,尚葛础1,高燕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全科医学科).基于lncRNA测序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途径和潜在靶点[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杨荟敏1,范景凯1,朱萍1,罗雯媛1,2,张亚楠1,张红1(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烟台毓璜顶医院检验科).CAL与mGluR1相互作用抑制mGluR1过度激活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部).沉痛悼念王琳芳院士[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1期
  • 胡莉,李思强,李恩中(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基于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秦雨涵,侯宏卫,胡清源(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烟草生物学效应重点实验室).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刘雨恒1,2,3,4,谌容5,3,4,谢恬1,2,3,4(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浙江省榄香烯类抗癌中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产中药材资源开发与应用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抗癌药物榄香烯的生物合成及关键酶吉马烯A合酶的优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张茜,孟庆玉,井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北京重点实验室).人膜联蛋白A5:从生物标志物到药物候选物[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葛倩云,石梦琪,王玉冰(潍坊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省高校生物药物重点实验室).YKL-40在脑胶质母细胞瘤微环境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彭建,张宏权(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染色质结构之美 ——染色质可及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安小琼1,2,谢鹏1,2,朱晓西1,2,龙婷婷3,禹文峰1,2(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circRNA的m6A修饰及表达谱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石建云1,2,吴晓甜1,2,贺磊1,2,申晶1,2,冯艳林1,2,王德平1,2,原一桐3,2,曹济民1,2(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系;山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细胞生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敲减突触结合蛋白 1 通过抑制 IL-6/STAT3 信号通路改善结肠炎病变[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焦思薇,郑洪丹,王津,仪慧兰(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芩苷通过增强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哮喘小鼠雄性生殖损伤[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李健1,王亚妮2,张红兵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系;陕西省眼科研究所).调控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尹星星1,王学红1,田文慧1,晁沐2,杨永晶1(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树莓粗多糖对UVB诱导HaCaT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郭玉凤1,刘佳玉2,许静2,张婷1,张超1,孔晓娜1,周小林1,王伟2(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链间二硫键增强抗前胃泌素释放肽单链抗体稳定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叶鑫1,张蕾2,成璐3,贾岩1,任杉2,刘冰4,宋露瑶1,王思懿1,李京敬1(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XCR1与CXCR4形成异源二聚体并调控其内化[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陈文哲1,2,李磊2,张令强1,2(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命组学研究所).ARIH2抑制LUBAC的线性泛素化连接酶活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张楠,柳艺石,藤田盛久,高晓冬(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GPI锚定蛋白前体C-端附着信号的疏水性决定其内质网相关蛋白质降解途径[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白玉杰,王建辉,吴东颖(山东荆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市抗衰老重点实验室).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和Sirtuins在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10期
  • 米海潮1,史敏1,崔芳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河北医科大学电镜中心).铁自噬与铁死亡及其相关疾病[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9期
  • 孔梓宇1,柳毅1,汪晖1,2(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湖北省疾病发展与防治重点实验室).Cre-LoxP条件性基因敲除的实际应用策略[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9期
  • 许明军,毛健梅,习阳(宁波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胞红蛋白在调控细胞铁死亡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