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震宇1,王成泽2,陆华伟2(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端壁凹坑深度对跨声速涡轮叶栅损失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武丽,林斌,刘枫(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盲均衡算法稳态性能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郭晓阳,郭乃胜,褚召阳,房辰泽,王海燕,赵海新(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虑巴西果效应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活性度[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孙家庆1,2,王胜男2,闫淑贤2(大连海事大学深圳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虑碳排放的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选择[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伟1,王威2,丁小娟3,傅文广1,孙鹏1(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交替静叶轴流压气机气动特性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董建伟1,曾鸿1,刘鑫龙1,杨曙光2,许兆鑫3(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唐山海事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基于DBN-SVR的船舶主机排烟温度基线模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于佳航,林叶锦,张彬,曲衍旭,王博乔,李卓然,夏远辰,陈力(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基于Adam-BP的预混可燃气体燃爆实验结果预测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吕旭,刘彦呈,张勤进,王洪来,郑祥鲁(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基于虚拟阻尼补偿的船舶并网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压振荡抑制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杜晗1,张维维1,张巧灵2,闫凌宇1(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基于常Q变换与深度神经网络的VDR语音端点检测[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范云生,孙涛,王国峰,李欣(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辽宁省智能船舶技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基于海空双视觉协同的无人艇载无人机自主降落与验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董校成,于浩淼,郭晨(大连海事大学船舶电气工程学院).能耗与时间约束下的UUV三维路径规划[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洋,董早鹏,王浩(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速度信息缺失下的多无人艇协同编队控制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杨华龙,郭嘉伟,赵帅奇(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考虑货流不平衡的集装箱班轮运输船期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俊杰,张新宇,王婧贇,颜瑾(大连海事大学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考虑装船设备作业冲突的散货出口码头装船作业调度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徐宁1,2,汪作心1,2,高美慧3,孙可4,陆华伟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三研究所;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工程燃气轮机实验室;中船重工龙江广瀚燃气轮机有限公司;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组合抽吸对扇形扩压叶栅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刘向阳1,辛建池1,吴化银1,惠香2(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大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闭式叶轮变形对离心压缩机性能及气动载荷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苏俊杰1,兰培真2(集美大学海上交通安全研究所;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于层次注意力孪生网络的船舶身份甄别[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郭强,刘寅东(大连海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舱内爆炸载荷下舰船甲板箱型梁结构抗爆性能[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侯登凯,范厚明,任晓雪(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时变路网下多中心混合车队联合配送车辆路径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任刚1,2,靳志宏1,庞毛毛1,王小寒1(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大连金港联合汽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基于班列抵港模式的海铁联运堆场箱位分配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范瀚文,常征,付康(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碳配额约束下港口企业绿色技术采纳补贴博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
王振宇,谢新连,许小卫(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新冠疫情和双碳战略背景下班轮运输多目标优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