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熊贤君(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晏阳初与平教会的平民识字运动[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张小娟(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罗家伦与清华大学历史学学科建设的现代化[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刘长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黄炎培先生与中国教育史研究[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张鹏(忻州师范学院).杰斐逊对美国早期高等科学教育的推动及影响[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田正平(浙江大学).第一部中国中小学教研组百年史专著——评胡艳著《中国中小学教研组百年史论》[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王凌皓(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二十二届年会综述[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闻默.国际教育史期刊刊发我国学者文章 系统介绍我国教育史学科百年建设成就[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宁静贤,于述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行下效的“絜矩”之道:政教一体下的儒家治道[J].教育史研究,2023,第3期
  • 岳伟,李文娟(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50年:历程、特点及成效[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刘幸(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时与势:重新理解杜威与中国的“相遇”[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刘景超,汤付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共产党教科书事业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徐卫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萌生和确立过程[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张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德国地理教育的历史变迁与优良传统[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许建美,顾沁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专业发展与教师赋权:艾拉·扬的教师教育思想与实践[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孙慧1,章华明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同济大学校史馆).1917年中德关系转变背景下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危机与应对[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张弛(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制造”新教育:清末民初教育用品本土化探析——以天津教育品陈列馆、制造所为例[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黄明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明代心学教育家陈白沙的师道观及学派传承论析[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陈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科举制度最后的“辉煌”:清末科举改章与校士馆的考课[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王慧敏,应文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的客观问题与危机的主观建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出台40周年再讨论[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顾之川(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阅读与写作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黄光硕的语文教材编审实践[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王昕璐1,张斌贤1,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莉莲·沃尔德与美国学校卫生运动的转折[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易红郡,秦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利文斯通论古典著作的教育价值[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曲铁华1,2,袁媛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恢宏之作——评黄书光等著《学校现代化变革的本土探索》[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路雅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北平大学区的立废及其所见政教纠葛[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朱镜人1,葛琪2(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民办”出身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初创期办学举措及启示[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努力谱写中国大学校史修编的新篇章——评《山东(青岛)大学史:1929—1958》的学术特色[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熊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套汇集教育家李廉方著述的精品力作——《李廉方集》编辑札记[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教育史研究》编辑部.《教育史研究》入选北京师范大学“一流学术论文期刊目录”[J].教育史研究,2023,第2期
  • 李乾明(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我国传统教学论走出的中国道路[J].教育史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