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明(徐州市记协;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锻造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冯甲铭(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摄影系).论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造假现状与对策[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周均(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数据新闻中的“作者之死”与“数据之生”[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左中甫(南京日报社理论评论部).时评中可以有“我”吗——兼论新闻评论的个性化[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邱其濛(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事业部).浅析江苏IPTV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颜芳(新华日报记者通联部).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角色定位[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周世康(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传统媒体内容和表达创新的实践探索——来自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作品的启示[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孙庆(新华日报文体部).大时代的奥运报道更需“大格局”[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郭晓红(〈张家港日报〉报社).供给侧改革,为周末副刊注入新活力[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苗苗(关心下一代周报社).如何打造青少年网站的核心竞争力[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袁龙超(泰州报业传媒集团).以技术为支撑,做好报业集团精准化服务[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翟慎良(新华日报评论部).转型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找到受众——英国媒体融合的经验启示[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高桂荇1,余玲2(〈东台日报〉报社;东台日报文化副刊部).唱好“地方戏”办好报纸副刊[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王维国(淮安日报社党委).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尽责担当四种角色[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王党生(常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夜班编辑的三重境界[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陈云霞(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媒体人对新闻职业素养的“偶发性遗忘”——以“唐女星被火烧”相关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林以勤(常州日报社).医疗卫生报道的时代价值观[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王岚峰,张志虹(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区域性媒体平台——“扬州发布”积极探索地市级新媒体发展之路[J].传媒观察,2016,第11期
-
王卫明,刘文浩(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罗辑思维》的社群经济新尝试[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史春艳(南京艺术学院).户外广告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任松筠(新华日报政法部).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优质高端的时政新闻[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双传学(新华日报社).党报时政报道创新要“做好五篇文章”[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徐叶芊(天水广播电视台).《咱们穿越吧》对于西部卫视突围的样本意义[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王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数字媒介中心).时政报道如何做影响力[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吴秋华(苏州日报;苏州日报时政部).新闻报道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丁洁妍(新华日报校对组).浅论电子稿对传统纸媒校对工作的影响和对策[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周跃敏(新华日报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时政报道创新的再动员[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周娅汝(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平面教研室).新媒体环境下南京剪纸艺术的当代语境[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
宋艳丽,孙天启(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据新闻传播效果之面面观[J].传媒观察,2016,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