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方兴东1,何可1,钟祥铭2(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数据崛起: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范式转变——滴滴事件背后技术演进、社会变革和制度建构的内在逻辑[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曾培伦,郑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内循环与本地化: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经营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谢建东1,郑保卫2(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共产党互联网传播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理论贡献[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刘自雄1,雷跃捷2(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与传播实践[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邓绍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内涵[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张立伟(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为单向传播辩护:作为修辞手法的限知视角[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颜春龙,陈锐(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新闻工作者的世界眼光”:从范长江新闻实践管窥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事业的起步[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喻国明,赵景锋,窦培育(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体验时代的传播转型:非理性认知逻辑的三要素及作用机制[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金燕博1,丁柏铨2(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落点·触点·支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深融合”[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吴果中,董破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身体重构与景观漂移:猫咪视角vlog的视觉反规训实践[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马胜荣(新华社).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关系相关问题之探讨[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余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史研究的范式转型和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创新——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王润泽教授[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孙海峰1,卢毅刚2(甘肃农民报;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隐喻重塑与全文本传播: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范式转型[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双传学(新华日报社;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书写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事业新篇章[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李向伟.墨色·纸本[J].传媒观察,2022,第10期
  • 王秋菊,陈彦宇(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多维视角下智能传播研究的学术图景与发展脉络——基于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程曼丽(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逆技术潮流与新媒体外交:大变局下国际传播的演进趋势与特征规律[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何映霏,李龙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常规“脱嵌-再嵌入”: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从业者的行动逻辑与职业认知[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许高勇,郑淑月(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容貌焦虑”:议题、身份与文化征候[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龚新琼(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我们需要的过去”:空难报道中的记忆生产逻辑、类型及价值[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熊忠辉1,2,冯雪3(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区域生态服务商:城市主流媒体的发展转向——基于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考察[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张立伟,何煜雪(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去后真相:以叙事认知建构公众信任[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李佳楠,牟怡(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作为媒介的自拍:基于技术偏向性的审视[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张学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争议性科技的媒介形象:被制造的风险与被偏好的刑罚[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李艳,宋舒扬(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塑“物-人”联结交往体系:革命文物新媒体传播的转译困境与融合路径[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支庭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1到N:媒体融合的四重逻辑[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 崔保国,兰晓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话语权重构与闭环化整合:地方报业自建视频新闻客户端的创新探索[J].传媒观察,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