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朝兵1,2,赵振宇3,付玲3,高建荣3,宋微3,陈新晶4(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6段深水致密砂岩填隙物特征及对储层发育的影响[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李进步1,2,王继平1,2,王龙1,2,付斌1,2,夏辉1,2,李志潇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试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十厂).古地貌恢复及其对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的控制作用 ——以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二叠系山西组13亚段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张军涛1,金晓辉1,谷宁1,卞昌蓉1,杨佳奇1,2,何治亮1,3(中国石化深部地质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地区马家沟组岩溶储层的差异性和发育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杨鹏1,2,3,4,5,任战利3,4,Jianxin Zhao5,Ai Duc Nguyen5,Yuexing Feng5,祁凯3,王琨3(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Radiogenic Isotope Facility,School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方解石原位U-Pb测年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约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构造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时保宏1,2,秦馨雨1,张才利3,刘文4,刘刚3,史婵媛3,张雷3,勇子树1(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6段油藏差异成藏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张东东1,2,刘文汇1,2,3,王晓锋1,2,罗厚勇1,2,王庆涛1,2,李忆宁1,2,李风娇1,2(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深层油气藏成因类型及其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周新平1,2,何青3,4,刘江艳1,2,李士祥1,2,杨田3,4(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深水碎屑流沉积特征及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焦方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缝网波及研究及其在体积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李相博1,王宏波1,黄军平1,张才利2,张艳3,王雅婷2,张雷2,王菁1,刘化清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鄂尔多斯盆地怀远运动不整合面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陈民锋1,2,杨子由3,秦立峰2,付世雄2,荣金曦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菱形井网储量动用评价及设计优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王建忠,宋宪坤,付颖超,孙莲婷,徐进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水驱砂岩油藏在不同水质下的渗透率时变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何发岐,齐荣,王付斌,邓杰,成立,胡天乐(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沟谷体系构造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郭超1,2,赵谦平1,2,刘刚1,2,郝世彦1,2,高潮1,2,孙建博1,2,刘超1,2,陈奕奕1,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陕西省陆相页岩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陆相页岩储层薄片超分辨率增强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刘玲1,王琳霖1,吴疆1,陈霞1,杨佳奇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长区块上石盒子组7段储层识别与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张亚雄(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暗色泥岩烃源岩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谷宇峰1,张道勇1,鲍志东2(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利用混合模型CRBM-PSO-XGBoost识别致密砂岩储层岩性[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卢雪梅.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编辑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来稿须知[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5期
-
郑和荣,刘忠群,徐士林,刘振峰,刘君龙,黄志文,黄彦庆,石志良,武清钊,范凌霄,高金慧(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中国石化探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攻关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刘振峰,刘忠群,郭元岭,季玉新,李王鹏,林恬,陈天胜,金武军(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断缝体”概念、地质模式及其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李王鹏,刘忠群,胡宗全,金武军,李朋威,刘君龙,徐士林,马安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邱振1,韦恒叶2,刘翰林1,邵男3,王玉满1,张磊夫1,张琴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异常高有机质沉积富集过程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陈洪德1,2,刘磊1,林良彪1,2,王兴龙1,王志伟1,余瑜2,曾剑2,李朋威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川西坳陷西部龙门山隆升时期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响应[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施振生1,朱筱敏2,张亚雄3,金惠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储层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张金才1,范鑫2,黄志文2,刘忠群2,亓原昌1(中国石化休斯顿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各向异性地应力评价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姜涛1,2,3,4,5,金之钧1,2,3,4,6,刘光祥3,4,胡宗全3,4,刘全有3,4,刘忠宝3,4,王鹏威3,4,王濡岳3,4,杨滔3,4,7,王冠平3,4(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页岩油气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盆地元坝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黄仁春,刘若冰,刘明,曹环宇,宿赛,杜红权(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勘探研究院).川东北通江-马路背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储层特征及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
刘志远,李浩,武清钊,南泽宇,苏俊磊,金武军(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致密砂岩裂缝测井识别特色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