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宗宪(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国际犯罪学排行榜研究与新变化[J].犯罪研究,2022,第3期
-
姚毅奇,张乾(福建省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州大学法学院).民刑交叉视域下“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之司法应对[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张学文(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毒品亚文化的批评话语分析与治理展开[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刘欢逸(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场外配资的刑法规制研究[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王瑞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2021年我国犯罪学研究述评[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许博洋1,孙懿贤2,周由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社会与刑事司法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国警察信任 ——政治兴趣度与主观社会阶层的双重调节机制[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朱伟悦(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库).企业环境犯罪治理合规建设研究 ——以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实践为视角[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迈克尔·利维1,琚轶亚2(英国卡迪夫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对控制洗钱及其相关犯罪的评估:寻找有意义的数据[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刘育金,李春雷,赵歆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绿色犯罪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文献为例[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联合课题组,董学华1,胡春健2,张卫东3(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的实践与完善[J].犯罪研究,2022,第2期
-
谷月桥(扬州大学法学院).高空抛物刑法评价理念与认定重心的转向[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范玉吉1,于雅洁2(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网络传播中“深度伪造”技术及其产物的刑法规制[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李灿(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恶意数据爬取犯罪的类型区分与治理模式[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李德胜(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权力视阈下的福柯刑罚思想述评[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骆群(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解释学视域下“被害人责任”概念之提倡[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王兰萍(商务印书馆).《商君书》刑罚思想新探[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李丹1,2,张小静3(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外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研究的热点、趋势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量化分析[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魏浩1,李易尚2(山东政法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挪威监狱刑罚执行的理念、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大学法学院联合课题组,郭宗才1,洪凌啸2(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上海大学法学院).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权利研究[J].犯罪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