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祁进玉1,侯馨茹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民族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现实困境及路径构建[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杨靖1,2,杜屏1,孙冉3,桑国元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四川省天全中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关系韧性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教师韧性影响机制研究——跨文化适应的中介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赵欣怡1,孔凡哲1,2,史宁中3(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民族教育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小学数学教材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李睿,李敬欢(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亚五国语言教育政策背景下的中文教育发展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王添淼,富聪,杨灿(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新手、熟手教师课堂指令语类型对比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李鹏(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促进共同富裕:乡村教育的责任、挑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杨羽1,李护君2,石连海3(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冲击与重构[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王云芳1,何文娟2(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化与行动:共同体理念融入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陈旭,刘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吴明海,代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共产党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历史经验[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洪雷(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新中国民族地区“好干部”标准的政策嬗变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迪拉娜,薛寒,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科学资本理论视域下民族中小学科学教育的SWOT分析及进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庄晨燕,覃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非公立基础教育中的种族不平等现象探析:基于开普敦市两所小学的实地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韩玺英1,蒋凯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新疆区内初中班学生的族际接触与族际交往——基于某中学A班级的追踪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黄贤忠(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乡村教育文化空间的认知缺席与建构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陈先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如何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洪水英1,李顺兴2(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对外话语体系视域下汉硕留学生高质量培养探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加快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创新之路——评《远方的期许:民族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战略破局》[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5期
  • 薛二勇,李健,刘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家安全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李祥,吴倩莲(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问题生成、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李晓东1,刘玉屏2,袁萍2(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师数字能力模型构建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万明钢,周晓彤(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从身份优惠到精准差别化支持——民族教育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李静1,强健1,2(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呼伦贝尔学院教育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心理指标及量表编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高兵1,国建文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建构——基于心理学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任军(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地方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与实践——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罗正鹏,杨柄(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时代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基于人才培养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钟志勇1,何文滢1,陈烨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双师课堂助推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优势与问题——基于云南迪庆D中学的个案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王坤(贵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地区乡村教师融入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共生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 袁梅,邓雅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民族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路径——基于文化记忆理论[J].民族教育研究,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