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黄嘉发,赵靖童,黄金泉,王凌健,陈晓亚,郭晓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富含甘氨酸RNA结合蛋白的起源及其在植物抗病抗逆反应中的角色[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王潇然1,黄晨晗1,王燃1,何长海2,申洪涛3,石永春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胞外pH介导的植物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滕雪1,聂京涛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园艺科学学院).叶绿体及其逆行信号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金楠1,阚夏月1,严雅洁1,赵书平1,吴鹏1,李良俊1,2,冯凯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水芹萜类合成相关OjHMGS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井敏敏1,2,3,4,雍成文1,2,3,4,李小针1,2,3,4,李栋梁1,2,3,4,陈晶晶1,2,3,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热带果树种质资源圃(湛江);海南省热带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保鲜重点实验室).菠萝RNase T2家族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李然红,李天骄,孙晶晶,冯思雨,毕德泷(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白桦BpTLP35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1期
  • 贾润普1,王玥1,李勃2,李蓥男1,姚玉新1(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果蔬优质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杨妮1,李逸民1,滕瑞敏1,陈益1,刘洁霞2,庄静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干旱胁迫下茶树抗氧化和渗透系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杨成兰1,祁存英1,马银花1,熊辉岩2,段瑞君1(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稞GPAT基因家族全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丰扬1,郭凤根1,王仕玉2,刘正杰1,龙雯虹2(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藜麦Cq6G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姬文涛1,2,彭潇潇1,赵金娜1,姜闯道2,王卫锋1,李涛1,2,3(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崇明生态研究院).黑青杂交杨‘中金杨7号’局部遮阴对新生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赵良侠,琚唐丹,熊蕾,高坤,贾兆朴,凌峰,马国庆,郭宏伟,高也,高灿红(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非生物胁迫下植物金属硫蛋白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雅男1,徐晨1,李桂新2,丁忠杰1,郑绍建1,3(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植物多肽类调节物质磺肽素(PSK)的功能与作用机制[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张娟1,李悦欣1,赵德刚1,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植物保育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杜仲种子人工老化对活力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榕1,2,牛晓茹1,2,陈己任1,2(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月季RcTCP20基因的克隆及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杨宏羽,李瑞瑞,何雷,余斌,师桂英(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马铃薯StCIPK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梦龙1,2,严维1,彭小群1,2,唐晓艳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启动子的鉴定[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赵天然1,2,车路平1,谢会成1,李际红1,付贵龙1,姜岳忠3,刘佳庚1,郭海丽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林木种苗和花卉站).流苏树对NaCl的生理响应及耐盐阈值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秦甜甜,陈奕婷,罗玲,赵滢滢,梁永书,秦小健,张汉马,南文斌(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市植物环境适应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乙醇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发育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林欣1,黄世安1,张琴1,彭俊森1,罗登灿1,朱守亮2,陈红1,董晓庆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采用UPLC-MS/MS分析低温贮藏期间‘空心李’果实初生代谢物[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贾亚萍,陈玲,张瑾,李若怡,王若涵(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木育种与生态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白玉兰花的代谢物成分及药用价值解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李莹1,2,熊立瑰1,2,3,黄芳芳1,2,李娟1,2,3,黄建安1,2,3,刘仲华1,2,3(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园艺植物叶际微生物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彭洁莹1,李彩弟2,刘洁2,谭定权2,王淑冉2,赵忠1,张胜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省林业综合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梭梭SCARECROW-like 3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王芳1,2,宋伟1,2,杨松涛1,2,乔帅1,2,廖安忠1,2,谭文芳1,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绿色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淹胁迫对甘薯生长和养分分配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范佳利1,朱立勋1,郭志强1,尹梦娇1,杨博慧1,柴文婷1,赵珊珊1,孙慧琼1,李莎莎1,丁鹏程1,2,3,4,王爱萍1,2,4,姜晓东1,2,4,贾举庆1,2,4,杨珍平1,2,3,4,吕晋慧5,高志强1,2,3,4,张春来1,2,3,4(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省部共建黄土高原特色作物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省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普通小麦JAZ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响应冻害时基因差异表达和DNA变异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袁青云,贺巍,苏会,班秋艳,徐文静,张芬(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植物硝酸根/多肽转运蛋白NPF家族功能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10期
  • 罗蛟1,丁新宇1,徐燕妮1,王俊彦1,张强1,孙山2,李玉婷3,高辉远1,张子山1(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生长光强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活性影响研究[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9期
  • 宋静1,王娟2,杜春3,李进1,余潇1,罗子豪1,潘悦2,张鹏远4(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海拔分布的滇牡丹种源花粉活力差异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9期
  • 黄兰清1,2,吴丽君1,王晓明2,唐丽1,曾慧杰2,李永欣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配方施肥对‘紫精灵’紫薇容器苗生长、开花及生理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9期
  • 舒婉钦1,2,陈光才2,王树凤2,曹基武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杞柳4个品种Cd的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及其对Cd转运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