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泽阳,郑连斌,宇克莉,张兴华(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孟高棉语族未识别民族的体质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胡荣(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福建畲族人群体型特征[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德力格尔,乌云格日勒(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汉族、蒙古族与日本学生身高和体质量的最大发育年龄段差异[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黄大元,张惠娟,田淼,覃大保,梁成青(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土家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和体成分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易文文1,魏兴涛2,杨玉璋1,姚凌3,蓝万里2,张小虎2,张居中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舞阳张王庄遗址仰韶早期先民食物的淀粉粒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孙晓璠,张全超(吉林大学考古学院).The Bioarchaeology of Mummies评介[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邱林欢,李法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足骨的形态观察[J].人类学学报,2021,第5期
  • 曹家望,燕君,李黎明,乔辉,孙畅,文少卿,谭婧泽(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基于三维人脸模型及人工测量数据分析现代中国人群面部表型的性别差异[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伟东1,阳高金2,吴琛帆2,杨斌3,4,张鹏(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非人灵长类声音通讯的研究进展[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杜抱朴1,杜靖2(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解剖学教研室;青岛大学中国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国现代人群上、下肢形态与环境温度的相关性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申亚凡1,2,赵永生3,方辉2,陈雪香3(东京大学大学院新领域创成研究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居民的牙齿疾病[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税午阳1,邓擎琼1,吴秀杰2,3,纪元4,李小群2,3,周明全1(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颅面复原技术在体质人类学中的应用[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卢立群1,董兵2,陈胜前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旧石器时代石球的实验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包金萍1,郑连斌2,宇克莉2,王雅萱2,杜慧敏2(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动植物抗性重点实验室).从体型特征来探讨中国夏尔巴人的族源[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刘扬1,杨俊刚2,包蕾2,邱维理3,侯亚梅4,尹春雷2,1(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河第10地点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周亚威1,张晓冉1,顾万发2(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孙庄遗址仰韶文化居民的颅骨形态[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李海军,陈慧敏,刘力铭,刘琳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儿童牙齿磨耗研究概述[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赵海龙1,2,仝广3,4,闫晓蒙1,2,杨淼燃1,2,谭培阳1,2(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泥河湾盆地下卜庄遗址端刮器功能的实验分析[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薛峰1,2,闫晓蒙1,牛东伟1(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怀来盆地西沟湾1号地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Ignaciodela TORRE1,Rafael MORA2,裴树文3,4,马东东3,4,5(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CSIC)历史研究所;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文学院史前系;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制品分析方案[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邱兆阳,于洋,马占营,闫鹏,高轶轩,王麒翔(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X射线测量延边朝鲜族正常成年人下腰椎间孔参数的临床意义[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刘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生物人类学》(第二版)评介[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温有锋,李文慧(锦州医科大学生物人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人类学》评介[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杨紫衣1,2,3,王一婷4,宋艳花4(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西省平陆地区旧石器调查报告[J].人类学学报,2021,第4期
  • 胡耀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的概念、简史、原理和目标[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黄超1,2,3,张双权1,2,3(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X射线衍射技术在烧骨实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杨益民(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中国有机残留物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高星.学科交叉带来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新活力和创新突破[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 裴树文(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中国古人类活动遗址形成过程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人类学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