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蒙锦贤(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文明的套式: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刘嘉颖(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听见凉山:彝族音乐的感觉象似与历史转型[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邱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成为多重技能的羌绣:灾后重建地区的技艺实践[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向丽(云南大学文学院).观看之道与本土美学——《本土美学:原住民艺术、媒介与认同》导读[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朱玉麒(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唐代经营西域的民间文学遗产[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朱家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统歌谣的红色化:“马兰歌谣”传说的生产与竞胜[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韦玲(广西博物馆).绳纹圜底陶釜[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黄清穗,纹藏.何家村窖藏金银器 纹样[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从《诗经》看周代的植物染工艺和服色审美[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廖明君1,王永健2(广西民族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跨学科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廖明君教授访谈[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王敏琪1,董慧慧1,左怡兵2,张佳伟1,朱佳艺2,邵妍1,陈可涵1,周思睿1,李思羽1,赵芃1,赵佩汶1,石子萱1,朱玉麒3(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对《唐代经营西域的民间文学遗产》的问答、评议与讨论[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陈泳超(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专题主持人语[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杨书娟(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象牙拼图板[J].民族艺术,2023,第5期
  • 李灵灵(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情感、体验与认同:网络文学IP与非遗的审美消费[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陈海龙(西南民族大学).文学基层的古典理想:对一个县域诗词活动的考察兼谈文体的人类学[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王杰1,连晨炜2(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审美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当代美学的理论生长点[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陆佳漪(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上海体育大学艺术学院).从“天圆地方”到“天下中国”:秧歌文化播布与历史演进的逻辑探索[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钟敬文先生论民俗学者的素养[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季中扬(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从价值阐释到文化批评:非遗美学的研究进路[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李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在景观中讲述故事:嘉绒地区民族文学生活的时间经验与历史记忆[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刘依1,高小康2(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汕头大学文学院).民俗表演中的声音美学[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邱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文学修辞的田野调查:《成都传》的非虚构诗学[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彭兆荣1,2,王永健3,巴胜超4(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回归文化体性的艺术民族志该如何书写——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二十[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书法人类学导论——基于书写创造性而有的一种文化转型的考察[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 吴若明(南开大学文学院).民族艺术的文化属性——哈塞尔伯格《艺术民族学:基本概念、方法与阐述》导读[J].民族艺术,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