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莫辉辉1,王姣娥2,3,黄洁2(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0年以来我国航空运输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陈文婷1,陈海1,刘迪2,耿甜伟3,石金鑫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社区环境对农村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基于陕西省洛川县的实证[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乔浩浩,王朝辉,胡云云,高杨,殷鹏(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嵌入视角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杨茗涵1,黄晓军1,2,3,宋涛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基于“显隐互鉴”的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以西安市公园绿地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王敏1,2,潘志超1,钟秋怡1,郭大豪1,劳家荣1,林晓炀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亚洲地理研究中心).个体化数字乡村实践与空间重构:以广州桂峰村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刘逸1,2,陈海龙1,陈了凡1,梁文力1(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可持续旅游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基于UGC的气候环境对游客情感的影响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孙佼佼1,2,郭英之2,3(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研究——结构维度、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张彤1,韦鸣秋2,龙潜颖3(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旅游学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流动性视角下大众旅游者第一居所意义——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胡寻寻1,张悦2,蔡超明1,孙骜1,刘云刚1,2(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洲地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领域理论视角下广州小北非裔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黄惠珠,张敏,陈培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自然的关怀实践:动物园的空间、关系与行为[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刘为潍1,李咪咪2,蒋依依3(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戴着地理眼镜读书——《空间的生产与重塑——流动中的文化古镇》书评[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人文地理学创新发展论坛在兰州成功举办[J].人文地理,2023,第5期
  • 钟韵,秦嫣然(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产业协同集聚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王兆峰,黄曼丽(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遗产地旅游者角色认同与实践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王爱1,2,付伟1,陆林3,夏永久1(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研究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基于15分钟生活圈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纪颖超1,2,殷杰1,2(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韧性:综合评估与动因甄别[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赵林1,2,高晓彤1,吴殿廷3(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与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黄幸1,刘圳1,谭一洺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西方跨国绅士化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马历1,龙花楼2,3,刘炳胜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内生—外源”视角下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张大钊,赵振斌,高杨(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大数据表征下的旅游:研究视角与话题[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肖杰1,2,3,乔家君1,2,3,朱乾坤1,2,3(河南大学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2022年中国专业村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刘宏芳1,2,明庆忠1,韩璐1,王爱霞1(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及发生过程探究[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姜玉培1,甄峰2,张振龙1(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面向人本治理的社区生活圈休闲步行与环境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管永康1,侯英裕2,薛义1(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居民主体视角下历史街区改造的空间生产——以天津老城厢“危旧房改造工程”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刘鲁(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多元文化视角下乡村旅游与空间重构研究——以北京怀柔北沟村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邹君1,2,张珍1,杨立国1,2,潘颖1,邹思勤1(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与创意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旅游古镇的消费性传承:特征、机制与效果测度[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舒伯阳1,2,冯婉怡1,吴文秀1,鄢方卫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宁波大学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区域合作与旅游流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旅游合作网络及客流效应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 周佳林1,王德2(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市通勤人流的总体特征及典型区分析[J].人文地理,2023,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