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正芬,卢少勇,金相灿,毕斌,陈方鑫,秦攀,李琳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洱海缓冲带模式识别与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秦亚迪1,王淑娟2,禚玉群1(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盐碱及荒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与固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性SCR催化剂对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催化氧化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孙晓玲1,2,杨昱1,马志飞1,姜永海1,董子萱3,廉新颖1(上海大学环境化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饮用水处理厂锰砂滤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张小林1,张靖天2,迟春娟3,马春子1,李小闯1,肖喆2,安贞贞2(衢州市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乌溪江梯级水库的营养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吴鑫1,2,3,和树庄1,陆轶峰1,卢少勇2,张俊朋1,2,胡桃1,张森霖2,陈方鑫2(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进水方式对生态碎石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范例1,李鹏2,李文生3,赵晶2,梁健2,宋丹1(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控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毒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市汽车产业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张谦,刘晓冬,邓非凡(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对太湖高藻水DON去除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熊俊丽,李彩艳(湖南葆华环保有限公司).北京市冬季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估算模型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刘翠棉1,窦红1,姜建彪2,高远1,常青1(石家庄市环境监控中心;河北省石家庄环境监测中心).石家庄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NH3排放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5期
-
凌文翠,范玉梅,方瑶瑶,孙长虹,刘桂中(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污染现状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王一喆1,张亚辉1,赵莹2,余若祯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分析测试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国内外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排序方法比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李英华1,姚立英2,姚青3,韩素芹1,蔡子颖3,刘敬乐1(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2013—2016年天津城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沈洪艳1,吕宗璞1,2,师华定2,王明浩2,3(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基于HYSPLIT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输送的路径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沈凯娟,高广阔(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基于VAR模型的天津市PM2.5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关系[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李彤彤1,2,李英军3,徐剑锋2,4,席北斗2,吕宁磬2,刘慧2,王金生5,张列宇2,王雷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下水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基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深圳市龙澄高科技环保有限公司).多级A
O工艺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再生过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梁文俊,武红梅,李坚,何洪(北京工业大学,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流向变换-低温等离子体反应系统用于VOCs去除及热量分布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李晓光1,2,赵颖2,康得军3,杨天学2,龚斌2,张颖2,刘娇妹2,卓锦德1,曾宇平4(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赤泥在沼液除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周金倩1,马建立2,张良运1,商晓甫1,李晓光1(天津环科立嘉环境修复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干化污泥对盐碱土土壤性能及植物生长的影响[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孟宪荣1,许伟1,魏蓝2,贾超2,蒋村2(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苏州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土壤中酚类化合物降解菌筛选及应用[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万龙1,2,孟凡生1,杨琦2,王业耀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微电流对零价铁还原Cr(Ⅵ)过程中去钝化作用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郑向军,王薇,程兴军,薛峰,张平敏,陆嘉(北京首创博桑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OD与焚烧技术联合处置抗生素菌渣的试验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刘晶晶,杨勇,陈恺(中科鼎实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机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中的大气环境二次污染防治及案例分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
罗建武,付梦娣,刘伟玮,朱彦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强化自然保护区监管执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8,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