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凯洲,韩宝成(北京外国语大学).国才考试的构念界定、任务设计与评分方法[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高原(中国科学院大学).“尽头在远方”——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期外语教师的困惑来源及建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刘浩1,张文忠2(天津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赋权增能型“个性化英语学习”的课程效益评价:基于学生视角[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田朝霞(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演讲”课在中国高校的本土化再研讨——形成性评估课程设计与实施[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吴光亭1,杨连瑞2(江苏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定向动机流理论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语言学习中的动机流:定向干预框架》评介[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蔡金亭,陈家宜(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产出中的自我修正现象及其心理语言学机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王金龙,李文辉(西南科技大学).语言体验性研究——来自意大利语名词习得模式的证据[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朱勇,田嘉欣(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儿童英语分级读物的编写启示——以《哈考特儿童英语分级读物》为例[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刘熠,刘平(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近十年国内翻译教师相关研究综述[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赵海永,罗少茜(北京师范大学).对二语语法学习成效中年龄效应的元分析研究[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尹洪山,夏秀芳(青岛科技大学).《理解第二语言加工——可加工性理论概要》述评[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8,第1期
-
江进林,陈虹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点财经院校本科生思辨技能现状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苏友1,林敦来2(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提示语信息量大小对英语写作任务难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潘玥1,罗津2(中山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背景下印尼语人才供需现状调查:问题与建议[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丁超(北京外国语大学).关于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机制变革与创新的若干思考[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齐放1,张军2,3(深圳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奥克兰大学).从对比修辞到跨文化修辞——对Ulla Connor跨文化对比修辞语篇教学与研究的评述和建构[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杨林伟(烟台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评述社会认知视角下的二语习得协同研究[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张帅,罗少茜(北京师范大学).《阅读研究与教学:通过批判性探究改进教学》评介[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陈亚平,陈馨(北京外国语大学).《二语习得理论引论(第二版)》评介[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
(2018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组委会).2018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通知 主题:中国特色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J].中国外语教育,2018,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