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永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的家学与教育[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王建勇(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全宋文》补目十三篇——兼述宋代四明李氏家族的兴替[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李永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早期的丰台——元代远风台考[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陈豫韬(南京大学文学院).点校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时间讹误订补[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张敏(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辽代捺钵的物资供应[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冯科(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圣宗云中知遇张俭考论[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廖寅,李欣(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一个“好战分子”形象的塑造——《宋史》王韶早期史揭秘[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张小花(兰州交通大学 文学院).南宋初期使臣对金国文化的影响[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赵坤1,李玉峰2(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内蒙古师范大学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再论西夏后族政治——以权力整合为中心[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苗霖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金代墓志撰写考察[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李金闯(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论宋代以绢计赃的折价变化[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灿(肇庆学院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论《通鉴纲目》以《春秋》变《通鉴》[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武胜鑫(西华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试论南宋碑志撰写活动中的名人效应[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赵飞跃1,陈安金2(全南国立大学;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科举制度的改革与永嘉学派士大夫群体的形成——以宋高宗朝为中心的考察[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宋亮(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移治城外与寄治城内——金元路治城市附郭县衙署的空间位置[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吴小龙(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唐宋时期党项夏州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嬗变——以《夏州节度押衙曹公墓志》为中心[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陈德洋(曲阜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辽世宗朝的萧翰谋反案探赜[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孙斌(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巧夺天工,灼灼其华——宋元时期水晶的产地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用途[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志双(厦门大学 图书馆古籍特藏与修复部).走向统合的“异质”与“边缘”——以饭山知保《另一种士人》为中心的讨论[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牛晓旭(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 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承上启下——临济四世风穴延沼禅学探微[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高天,苗书梅(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南宋文臣京朝官资序关升历程再探——以《徐谓礼文书》为考察对象[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金城(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殍疫连年——南宋两浙路瘟疫及政府应对[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陈航杰(扬州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从“建节”到“升府”——兼论徽宗朝政治[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赵里萌(吉林大学 考古学院).《清明上河图》城市地理新探[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陈名扬(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南宋“五山”蜀僧与海上丝绸之路[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袁成(吉林大学 文学院).金朝皇帝与朝臣的信息博弈——以尚书左右司和近侍局为中心[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晓薇(河北大学 宋史研究中心).《北宋黄河水灾防治与水利资源开发研究》评介[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李筱艺(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圣人何以可学——周敦颐圣人观的理论来源和创新[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周荣(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从“非溺于释氏”到“曾亲佛座”——宋代史籍对宋太宗与佛教关系的书写及塑造[J].宋史研究论丛,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