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姚誉1,李泽清1,范文2,杜晓林3,吴乐南4(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ABSUM的MIMO雷达频谱兼容波形设计[J].雷达学报,2022,第4期
  • 梁军利1,涂宇1,马云红1,李立欣1,陈永红2,方学立3(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杂航空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任务驱动的自组织蜂群柔性阵列波束赋形算法研究[J].雷达学报,2022,第4期
  • 于龙龙,冯东,王建,黄晓涛(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互质层析SAR最少航过数量估计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4期
  • 周晶仪,郑史烈,余显斌,回晓楠,章献民(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基于透射型超表面的模态可重构太赫兹涡旋波束生成[J].雷达学报,2022,第4期
  • 梁军利,黄永伟,崔国龙,邓晓波,唐波.“现代优化技术及其在雷达信号如里中的应用” 专题编者按[J].雷达学报,2022,第4期
  • 隋金坪1,刘振2,刘丽3,黎湘2(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作战软件与仿真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研究进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方震1,2,3,简璞1,2,张浩1,2,姚奕成1,2,耿芳琳1,2,刘畅宇1,2,闫百驹1,4,王鹏1,杜利东1,陈贤祥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个性化呼吸慢病管理创新单元).基于FMCW雷达的非接触式医疗健康监测技术综述[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李文娜1,张顺生1,王文钦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Transformer网络的机载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徐昌贵1,2,张波1,2,高建威3,吴樊1,张红1,2,王超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总体部).FCOSR:一种无锚框的SAR图像任意朝向船舶目标检测网络[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雷禹,冷祥光,孙忠镇,计科峰(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宽幅SAR海上大型运动舰船目标数据集构建及识别性能分析[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达凯,杨烨,朱永锋(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ATR重点实验室).视场非完全重叠的分布式雷达多目标跟踪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段克清1,李想1,行坤2,王永良3(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军预警学院).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天基预警雷达杂波抑制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安洪阳,孙稚超,王朝栋,武俊杰,杨建宇(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GEO-LEO双基SAR序贯多帧-多通道联合重建无模糊成像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安孟昀,殷加鹏,黄建开,庞晨,李永祯,王雪松(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种双极化气象雷达自适应谱极化滤波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丁金闪,仲超,温利武,徐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双域联合运动目标检测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李宁1,2,3,郭志顺1,毋琳1,2,3,赵建辉1,2,3(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省智能技术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重点实验室).River-Net:面向河道提取的Refined-Lee Kernel深度神经网络模型[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徐开明1,2,王佰录3,李溯琪3,邓云凯1,2,王经鹤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低空监视雷达“走-停-走”目标跟踪技术[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肖鹏1,于志同1,陈卓奇2,崔祥斌3,赵博4,稂时楠5,李萌1,胡洛佳1,黄彦1,刘敏1,王成1,陈亮1,刘露1,眭晓虹1,袁春柱6(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天基穿冰雷达系统:机遇与挑战[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叶泓臻1,郭海召2,关浩亮3,张顺生1,王文钦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四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多字典联合与分层块稀疏贝叶斯框架的多辐射源直接定位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夏德平1,2,张良1,2,吴涛2,孟祥东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机载双基地极化敏感阵列多干扰抑制[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李晓婉1,2,梁兴东1,2,张福博1,2,刘云龙1,李焱磊1,2,郭其昌1,万阳良1,卜祥玺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几何约束移动最小二乘的TomoSAR山区点云高精度三维重建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3期
  • 马丁友,刘祥,黄天耀,刘一民(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通信一体化:共用波形设计和性能边界[J].雷达学报,2022,第2期
  • 刘智星1,杜思予1,吴耀君1,沙明辉2,邢孟道3,全英汇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沿交叉研究院).脉间-脉内捷变频雷达抗间歇采样干扰方法[J].雷达学报,2022,第2期
  • 董淑仙,吴耀君,方文,全英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频率捷变雷达联合模糊C均值抗间歇采样干扰[J].雷达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