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匡尚奇,郭祥帅,冯玉玲,李博涵,张依宁,于萍,庞爽(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半导体激光器系统输出混沌激光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马骏超1,孟丽丽1,2,张瑞雪3,卓笑1,倪凯4,吴冠豪3,孙栋1,5(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先进制造学部;量子物态协同创新中心).光学频率梳的相干合成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王驰1,2,于明坤1,杨辰烨1,李思远1,李富迪1,李金辉2,方东2,栾信群2(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 近地面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抛撒地雷的夜视智能探测方法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张永棠(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学院;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协同感知与先进计算技术研究所).光子辅助Fano共振隧穿周期双阱势特性[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邢思远1,2,王超1,3,徐淼1,2,李英超1,2,史浩东1,2,刘壮1,2,付强1,2(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吉林省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微镜器件超分辨成像光学系统装调误差影响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董向成1,王国伟1,陈建宏2(兰州城市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兰州城市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闪电等离子体连续光谱轮廓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党文佳1,高奇2,3,李哲2,3,李刚2,3(西安航空学院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近1μm波段可调谐光纤光源的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钟志坚1,2,李琛毅1,2,李世光1,2,3,郭磊1,2,3,韦亚一1,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影速集成电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先进光刻中的聚焦控制预算(I)-光路部分[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李元,张勇,胡丽琴,陆其峰,卢乃锰(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敦煌戈壁场区光环境变化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刘广兴1,2,张洋2,朱海龙2,尹焕才2,唐玉国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应用于大视场生物成像分析仪的离轴三反显微物镜设计[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郭钟扬1,2,尤倩楠1,2,葛明锋2,王国伟1,2,梅茜2,董文飞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苏州)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新型自动化细胞涂片和激光释放系统用于近红外光响应释放有核红细胞[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欧仁侠1,尤明慧2,房吉博1,李俊瑶1(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用于胶囊内窥镜的宽频圆极化石墨烯天线设计[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赵长福1,丁红昌1,2,曹国华1,2,侯翰1(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图像辅助汽车制动主缸补偿孔法线测量[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张雄星,吕文涛,张天阳,寇琬莹,陈青青,王 伟(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纤法珀传感器光楔式解调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余晓畅1,2,许雅晴1,2,3,蔡佳辰2,3,袁梦琦1,2,高博4,虞益挺1,2(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微纳机电系统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教育实验学院;中国科学院光谱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可调微纳滤波结构的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陈新华1,2,罗宗平3,杨惠林3,赵知诚1,2,沈为民1,2(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医学部).高分辨率可视穿刺针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王 硕,胡 滨,刘 娟(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基于三维边界元算法的石墨烯纳米圆盘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史晓刚1,2,薛正辉1,李会会2,王丙杰2,李双龙2(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综述[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王家骐1,曹健林2(《中国光学》;《中国光学》编委会).《中国光学》约稿信[J].中国光学,2021,第5期
  • 范智斌1,2,陈泽茗1,2,周鑫1,2,何辛涛1,2,江绍基1,2,董建文1,2(中山大学物理学院;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氮化硅光子器件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4期
  • 付娆,李子乐,郑国兴(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超构表面的振幅调控及其功能器件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4期
  • 刘慧1,王好南1,谢博阳1,程化1,田建国1,陈树琪1,2,3(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光场调控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二维光子拓扑绝缘体研究进展[J].中国光学,2021,第4期
  • 刘逸天1,陈琦凯1,唐志远2,赵庆2,片思杰1,刘鑫航1,林宏焘3,郝翔1,刘旭1,马耀光1(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光子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杭州纳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先进微纳器件智能系统研究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超表面透镜的像差分析和成像技术研究[J].中国光学,2021,第4期
  • 李墨馨,王丹燕,张诚(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超构表面结构色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光学,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