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震(云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式审美现代性的理论反思与话语建构[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刘琴(杭州师范大学《美育学刊》编辑部).从术语翻译视角看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生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章文颖(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从话剧艺术看中国文艺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论现代性与民族性之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刘阳军(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美学现代性、世界性[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王建疆(上海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所).别现代主义审美学的来龙去脉[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张兴成(西南大学文学院).文明互鉴视域中的中国文学思维与文化主体性价值[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5期
-
李云兵(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苗瑶语语音实证研究的问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唐丝蜜(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仪式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实践研究 ——基于湘西苗族鼓文化节的考察[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邹先菊,王国勇(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地方实践 ——以贵州厕所革命为中心的讨论[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卫松1,邱嫒雯2(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技术治理视角下我国乡村治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张振兴1,杨蔓2(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贵阳市花溪区委党校).从“百苗图”看中华民族计时制度的兼容互惠[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李斌,肖远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表达与被表达的相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作为方法的屯堡文化[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杨杰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跨界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2022年度研究报告[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郭俊汝1,刘明丽2,马小婷3(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大学生共情能力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感恩和领悟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吴正彪1,杨庭硕2(三峡大学民族学院;贵州民族大学吉首大学人文学院).明清时期贵州文献典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百苗图”各文本词条研究个案探讨[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龚德全1,余阳2,3(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20世纪初西南各民族传统生计融入国内大市场纪实 ——以意大利藏“百苗图”为例[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刘侠1,李继凯2(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磨合视域下黔中屯堡文化创造、调适与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王士元1,陈保亚2,3,孔江平4,汪锋2,3(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民族语言学的新视野”笔谈[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周国炎,侯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布依语
i6的语义及语法功能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孔江平(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接触融合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汪锋(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面向语言生态的语言接触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与音乐:认识人类听觉符号系统的两座基石——从人类进化的符号能力说起[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王士元(香港理工大学).多元的语言心态[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4期
-
衣新发1,2,杨怡奇3,刘书辰3(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韦特海默及其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范莉娜1,石培华2,3,4,5,杨春宇6,李锦宏7,廖军华1,龚娜8,黄娅9(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贵州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推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笔谈[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韩雪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留守妇女成为季节性农业工人的行动实践分析——以豫东Y村为例[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
张宏超(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民族”一词钩沉[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