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冰(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型社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白文举,杜谆(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意蕴及深化路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苟艳(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发展逻辑:动力和路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胡思雨(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审美向度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徐晓晓,高亚杰(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日本专门职业大学课程设置基准的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李丰,闫丹(山西管理职业学院).高职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基于共词聚类分析的可视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王燕1,王丽霞2(青岛黄海学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青岛旅游形象感知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王耀国(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算法推荐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与进路[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宣传部).喜迎2021级新同学[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征稿简则[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5期
-
欧阳叶(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1+X”证书制度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潘敏,张虎,王珲(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烹饪专业理论课“工学一体”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以老年餐桌营养午餐的配制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陈阳,李思敏,周玲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公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育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莫崇杰(贺州学院建筑与电气工程学院).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思政的耦合机制研究 ——以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史晓繁(重庆师范大学).从课题立项看我国乡村教师研究的基本状况、特点与趋势 ——基于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统计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史娜(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科研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胡培业,雷云(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可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梁俊,刘进(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 ——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司志敏(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高职医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策略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李佳霖,张新昊,张野(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初中生校园排斥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自我控制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葛续华,王海燕(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解构与建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主体间性”观点审视[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李婷(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桃花源记》“文学”与“文化”的双重解读[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田甜(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抓住文本矛盾 探究真实意蕴 ——深读杨绛的《老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魏梦雪(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生态学理论视野下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建构路径[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那菊华,周璐(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廉洁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吴倩倩(青岛大学文学院).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双向互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周敏,许必高(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ARCS学习动机模型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宫美荣(山东省青州市西书院初中).“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语文高效阅读模式探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龚雪(青岛大学文学院).《新齐谐》与《续新齐谐》鬼儒形象探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
王苇琪(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德育叙事:对道德生命存在之痛的关照 ——基于时间哲学的视角[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