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法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覃华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我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郭红岩(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案例研习》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以科孚海峡案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雷珉,陈钰溪,王蕾娜(中国政法大学审计处).高校“1+N”审计模式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白冰(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孙昊亮1,2,程雨薇1(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根、茎、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宋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务科).新时代背景下高端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人大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改革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郑佳宁1,董平2(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新文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电子商务法》课程为蓝本[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张婷(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鉴定式案例分析法在中国法学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以网络法学案例课程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蔡乐渭(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实验班学生期待学业导师吗? ——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学业导师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怀胜(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贯彻与运用 ——以《网络刑事法学》为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王思云,田田,王志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教育如何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以法律逻辑课程为视角的思考[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张冬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中国法学教育研究》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张清1,朱坤姝2(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多维构建[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余俊文,甄国全1,徐淑慧2(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温州大学;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大学生自尊与法律情感的关系:社会责任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胡思博(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共建检察基础理论研究基地).法学本科生民事实体法与民事程序法一体运用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郭晔(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的教学之道[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戴嘉佳1,2,许可3(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翻译学支撑 ——基于视译研究的学术史观察[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孙道萃1,2,阮方晓3(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律援助研究院;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高校刑事法律诊所课程的再完善[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张丽英1,徐曦哲2,史沐慧2,段佳葆2(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数字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模式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徐航(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治理法治化中的现实困境和处理策略[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尹超(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新时代首都市民文明行为规则意识培养[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陈维厚1,陈思羽2(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思想脉络、理念意涵与关键点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王巍(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学部;中国政法大学体育教研室).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国外休闲体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王超奕,黄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共商新时代法学教育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新时代法学教育与法治人才培养论坛研讨综述[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李宗辉(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与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院;知识产权研究咨询中心;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江苏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江苏省互联网与信息法学研究会;苏省法学教育研究会).论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完善方案[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邾立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民法课程思政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张华韵,陈慕寒(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基层教学组织课程思政建设为切入[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徐秀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完善路径[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