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宫淑丽,丁萌,曹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互联网+”背景下“民航概论”课程的智慧教学模式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杨文菊1,梁海芳1,刘宇2,何飞飞2(新疆职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墨玉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机电专业部).世界技能大赛视域下“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印美1,宋昌才1,郭二廓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面向智能制造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重构研究 ——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唐天德,江敏(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1+X证书制度下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俞颖(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应用型本科背景下“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建设改革[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王志燕(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龚广伟,黄春琳,许可,丁浩,邵恒(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式培育实践研究 ——以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王晨,何林远,唐红(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仲会娟1,2,达新宇1,刘文武1,张春玲1,纪怀猛1,钟晨1(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新工科”背景下“AI+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研究——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1期
  • 蒲恬,彭真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依托虚拟仿真平台的“光电图像处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以成像目标检测与跟踪实验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安毅1,2,王宏伟1,2,仇森1,赵红宇1,王海霞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新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电机与拖动”虚拟仿真课程教学建设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孙晓华,原晓楠,刘晔(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压电传感器测量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虚拟仿真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王宏伟,张继研,王海霞,徐占国(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过程控制”实验课程与虚拟仿真融合的实验教学建设[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李德兴,韩绍程,高欢(中国民航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电类实验虚拟仿真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于海霞,付宜帆,许少娟(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以故障点引入为突破口的本科实验教学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刘北佳,宗华,王楠楠,陈立甲,祁嘉然(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CST的导行电磁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王海霞,王宏伟,解永平,徐占国,安毅(大连理工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直流电动机拖动虚拟仿真实验案例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王开宇1,张旭2,王蕊3(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PLC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黎红梅,曲萍萍,王璐,丁俊军(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工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案例设计——以555定时器的应用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李想,刘乃安,付卫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许少娟,于海霞,王鲁云(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虚拟仿真排查四级音频放大电路自激振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王蕊1,张旭2,韩宇迪2,王开宇2(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基于FPGA的数字识别装置设计与仿真[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王德龙,弓美桃,郑晓霞(集宁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模拟电路”课程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的故障仿真分析[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厉茜1,詹迪铌1,孙暘2(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料运送电气控制与检修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以“电工学”课程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詹迪铌,厉茜,李新波(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RLC串联谐振原理与真假硬币鉴别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陶冰洁,彭真明,杨春平(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电成像与视觉感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以红外目标成像仿真与处理集成验证实验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陈磊,金玲,朱玮(北京化工大学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基于Multisim的周期信号去噪仿真教学案例设计[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付卫红,刘乃安,李想,韦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FSK信号产生及分析虚拟仿真实验案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 赵雪,邹炼,宋佳琪(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前沿引导型“信号与系统”实验案例探索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第10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