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刑法修正案(十一)》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调整与其他法律的对接问题探讨[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李雅健(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视阈中的青少年模式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王文晓(国防大学出版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体系下的校园欺凌防治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谢晓燕,周勇(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通过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犯罪 ——国际犯罪治理的一种新模式[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张强1,2,袁威伟3(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华东政法大学).中小学教育惩戒适用范围扩张探析 ——以空间效力为切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王鹏飞,郭开元(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论新时期青年发展权的法律保障[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刘宗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人语[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陈岚,何璇(武汉大学法学院).日本少年法的修正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江勇1,杨希2,肖劼2(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社会组织参与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考察的完善机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4期
-
张鸿巍,侯棋(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从仪式建构到集体行动: 亚文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网络饭圈欺凌[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赵冠男(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论德国刑法对儿童性权益的保护 ——以《德国刑法典》第176、176a、176b条为视角[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顾泠涓(东南大学江苏省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专门矫治教育的权利保障功能 及其运行机制展开[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方增泉1,王佳鑫2(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青少年网络欺凌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王燕飞1,黄璐璐2(湖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原因及治理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王理万,狄磊(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从“保护”走向“赋权”: 对《儿童权利公约》一般性原则的再考察[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张荆(北京工业大学).犯罪学研究的反思与突破(下) ——2020中国犯罪防控20人论坛专家发言精选[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杨学锋1,张金武2(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犯罪学教研室;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两种控制理论的竞争与整合:以青少年越轨为解释对象[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刘宇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专题:网络欺凌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郑红丽,车世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青少年网络霸凌研究综述[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3期
-
苑宁宁(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论未成年人犯罪三级预防模式的法律建构 ——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为视角[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周颖(上海政法学院).再定义:专门教育的改革之路 ——以上海为例[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刘宗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国家亲权视角下应对校园欺凌的理论探索及法治建构 ——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背景[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赵希(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少年警务的理念更新与制度阐释 ——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为背景[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杜维超1,沈文晏2(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论学校保护未成年人性权益的法律责任[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何显兵(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刑罚根据分析及其司法适用[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牛帅帅1,赵越2,3(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日内瓦大学;国际儿童法联盟).儿童性引诱及其域外立法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
郗杰英,郭开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与时俱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