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温涛1,冯立成2,陈权亮1,丁瑞强3,史良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北太平洋涛动和东亚冬季风对ENSO影响差异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胡俊西1,张静2,曾湘2(闽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深海热液区超嗜热古菌太平洋古球菌Palaecoccus pacificus DY20341T高温淀粉酶系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姜双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九龙江口水体中不同相态磷的环境化学行为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杨超1,2,张小芳1,2,张旸1,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995—2017年福建省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邱旭1,2,许薷方2,魏士平1,汤熙翔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ARTP诱变法分析深海沉积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ediminis YLB-01的耐压耐冷机理[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高世科1,黄金玲2,于雯雯3,张虎3,张硕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泗渔场两种石首鱼科鱼类营养生态学特征:来自稳定同位素的证据[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琳婷1,姜德刚1,刘建辉2,王睿馨1(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于光合特性的海岛植被修复适生植物的筛选[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董俊1,王艳霞2,田海兰2,程林2,王红2,3,刘西汉2(深圳市朗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邯郸市恒达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夏季曹妃甸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张旭,张继伟,李青生,陈凤桂,蒋金龙(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口市海岸线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崔胜辉1,2,丁晟平1,2,3,徐礼来1,2,汤剑雄1,2,3,李方一4,沈育生1,2(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957—2017年厦门市马銮湾国土开发动态规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安丽娜,王磊,黄浩,欧丹云,李伟文(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大亚湾西部海域中国毛虾种群动态变化及其对环境要素的响应[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苟偲钰,叶志林,江天久(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铜和镁离子对卵圆卡盾藻生长、光合色素和溶血活性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李梦雅,许凯,唐小虹,张立日,徐燕,王文磊,纪德华,陈昌生,谢潮添(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洋酸化对经济海藻坛紫菜叶状体的光照强度和温度适应范围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陈莉婵1,杨萌萌2,许永久3,沈盎绿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宇宙地球環境研究所陸域海洋圏生態研究部;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现场调查和MODIS卫星遥感下东海原甲藻主导的混合甲藻赤潮生消规律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陈光程.我国成功交易首个“蓝碳”碳汇项目[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征稿简则[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3期
  • 骆巧琦1,2,张跃平1,2,陈岚1,2,周治东1,2,李海平1,3,洪一川1,2(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石狮东部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徐鹏1,2,谢木娇1,2,周卫国1,孙英婷1,丁德文1,3,索安宁1,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近30年珠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经济物种群落结构变化特征[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聂小伟,陈志兵,顾晓慧,王晓玲,张芹,任召珍,吴晴晴,王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微波-复合酶辅助提取海带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能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冯贻东,冯汉林(深圳海王医药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代海洋药物研发进展与浅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丁晟平1,2,3,崔胜辉1,3,徐礼来1,3,汤剑雄1,2,3,杨妙鸿1,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福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1957—2019年厦门市马銮湾海岸线和围填海时空演变及互动关系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林显程1,2,3,4,董俊德1,2,5,3,周卫国1,2,3,彭秋颖1,2,3,4,张健1,2,3,4,张颖1,2,3,4,杨清松1,2,3,唐小玉1,2,3,4,张燕英1,2,5,3,凌娟1,2,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重点实验站).海南新村湾海草促生菌株分离及多样性[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郑凤琴,罗小莉,钟利华,韦晶晶(广西气象服务中心).北部湾地区海雾特点的初步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婧荷1,来向华1,陈中轩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舟山群岛东部青浜岛海域海底麻坑地貌及其成因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张际标1,殷旗风1,容宇媚1,陈春亮2,孙省利2(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福建平潭大练岛西南海域沉船文物环境腐蚀性监测与评估[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梦娜1,2,3,王雪辉2,3,刘玉4,邱永松2,何映霖5,贝伟烈5,朱江峰1,杜飞雁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汕头—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形态学初步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曹宏明1,2,龚斌3,2,朱丽娟2,潘贵妮2,刘飞琪2,李世盛2(广西北部湾海洋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红树林根际土壤中耐高盐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 邱王泽禾1,章蓝文2(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台州市黄岩区气象局).1917号台风“塔巴”对浙江沿海风场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