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津果1,2,陈泽宇1,石梦琪1,倪嘉璇1,武卉1,蒋书英2,黄晶晶1,王静文1,周伟1,2(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连江罗源湾金牌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光强和盐度对龙须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郭治明1,2,3,4,杨熙1,2,3,4,余威1,2,3,4,杨振雄1,2,3,4,吕意华1,2,3,4(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韩江口—南澳岛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华南沿海海草床分布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初探[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魏思洁,王寿兵(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群落甲烷通量研究的综述[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刘嘉嘉1,2,梁小君1,2,周琳琳1,2,钟晨辉1,3,郭辰涛1,3,唐隆晨1,2,林琪1,3(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种业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不同光质对坛紫菜果孢子和壳孢子萌发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睿尧1,2,谢丽梅3,安文硕2,4,陈顺洋2,4,陈彬1,2,4,陈光程1,2,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自然资源部北部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海南常见红树植物叶片脂肪酸组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杨杰青1,陈渊戈1,张冬融2,周进1,晁敏1,史赟荣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工程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春季中华哲水蚤在不同海湾或河口对环境的适应性[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温健文,刘建,张介霞,李玉红,陈维聪,詹力扬,吴曼,叶旺旺(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不同营养盐水体甲烷产生机制与潜力对比[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天佑1,陈源2,余美舜1,张蒙辉1,3,金敏1,曾润颖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制造学院福州大学).深海噬菌体BVE2内溶素的重组表达及其活性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元标,吕苏鹏,黄舒元,王良晖(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汞同位素环境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钟锦英1,傅明骏2,曾宪源1,王艺磊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拟穴青蟹MnSO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徐勇航1,2,李东义1,2,程宇龙1,2,李云海1,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中晚全新世以来闽江口水下三角洲物质来源及古环境演变[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赖庆娜,王路,陈建明(闽江学院.福建省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永续利用重点实验室).荧光淬灭剂TrueBlack Lipofuscin对珊瑚自体荧光的消除及其在免疫荧光标记中的应用[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朱建新(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厦门海域蟹类资源的变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张洪海1,2,乔浩2,周立敏2,王健2,吴英璀2(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中单环芳烃(BTEX)的来源、分布与迁移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吴泽龙1,2,3,何建林2,白锴凯2,唐超2,张怡1,3,洪碧红2(闽台特色海洋食品加工及营养健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南美白对虾副产物酶解工艺优化及其蛋白肽活性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林茂.怀念中国著名海洋生物多样性专家黄宗国[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编辑部).《应用海洋学学报》征稿简则[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3期
-
朱俊宁1,2,3,宋德海1,2,陈光程4,武文3,鲍献文1,2,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红树林植株形态及种植密度对消波能力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蔡松岩1,2,何建林2,牛四文2,洪碧红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深海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 A2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药物开发潜力[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粟蓉,申凯文,尹希杰,杨海丽(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TOC-IRMS联用在线高温氧化测定溶解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方法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泓哲,庞金玲,郭辉革,张元标,欧阳光(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中塑料污染物的迁移、归趋及其监测[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建琳1,包炎琳1,2,孙彬3,刘炜1,4,常佳楠1,何培民1,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院)).下三横山岛潮间带大型海藻群落构成及季节变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范启连1,2,田琛3,吕永新1,2,张宇3,肖湘1,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南极纳尔逊冰川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特征研究[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蓝军南1,2,杨艳华3,王欣1,2,何精科4,骆雯雯1,2,林明晴1,2,牛文涛5(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北海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涠洲岛珊瑚礁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站;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涠洲岛珊瑚礁生态恢复可行性评估及其恢复策略[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林杰1,黄发明1,郑吉祥1,张杨2(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深圳湾人造沙滩选址和修复方案[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龙苒1,2,陈海刚2,田斐2,王学锋3,张林宝2,张喆2,唐振朝2,叶国玲2,陈建华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水产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广东珠江口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基于PSR模型的珠江口海域富营养化特征与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周齐家1,罗帮2,陆莉莉3,徐轶肖1,高劲松1,王翠丽1,邱衡通1(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香港巨牡蛎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相关microRNA的筛选[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宏宇1,林涛2,武斌2,李增鹏1,郭文斌1,陈明谅1(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河北施坦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河豚毒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透析培养[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
沙婧婧1,2,3,维妙1,2,3,赵玉慧4(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渤海生态预警与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标准计量中心).海洋生态监测站建设指南的标准化构建[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