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士松(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和景德镇窑址青白瓷比较研究[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蒲昱晓(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我国自然博物馆发展的现状与挑战[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叶道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沉船保护环境研究[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曾益杨,薛拥军,容国生(华南农业大学).客家家训文化思想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朱乐诗,石沧金(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马来西亚著名侨领刘伯群初探[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赵峰(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Ⅰ号”龙泉窑青瓷产地初探[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谢洁清(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浅谈综合类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氛围营造方式 ——以佛山地区博物馆陈列展览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赵梦沙.试论《汉宫图》的时代属性[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林唐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清初炮台发掘调查与初步研究 ——以戙船澳炮台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代雨彤(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南江流域2021年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本刊.恐龙胚胎蛋化石首次亮相河源恐龙博物馆[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郭真义.民之长者郑懋中[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黄涛坚(广东省博物馆).刍议文创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以广东省博物馆的实践探索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丁新义(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华侨文物定级研究初探 ——以广东省华侨文物定级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郭新志(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新时代背景下梅州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思考[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本刊.“粤博越有才”文博业务培训班顺利收官[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本刊.“陈略中国画作品展”在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展出[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本刊.2023年“爱我客家”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活动圆满成功[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客家文博》编辑部.珍视“博物馆热”,焕发博物馆更持久的力量[J].客家文博,2023,第3期
-
刘立恒(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方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以东江中上游方言文化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2期
-
闫媛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类博物馆策划科技主题展览的实践与思考——以“新侨科技创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2期
-
陈飞龙(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民俗陈列表达方式探究——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主题陈列《客家人》为例[J].客家文博,2023,第2期
-
田国敏(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I号”历史背景研究和出土物释读[J].客家文博,2023,第2期
-
黄晓君(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客家文博,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