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磊1,2,杨春娥3,王平4(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恩施州民族研究所).乡村振兴视域下民族特色村寨的价值分析与建设路径——基于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叶江玲(西昌学院).回到声音:凉山彝族传统民歌文本类型研究[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杨振之1,2,潘金玉1(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民族村寨旅游地游客相对剥夺感的生成与应对——以西江苗寨为例[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牟奕霖(云南大学法学院).晚清西南民族地方司法案卷材料“合理性”的构建及其启示[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王淑兰(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比较、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观论析——兼论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启示[J].民族学刊,2022,第11期
  • 陈春艳(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铸牢城市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困境及路径[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李烨鑫(湖北民族大学).公共文化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贾海霞1,毕青青2(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符号建构[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莫色木加(南京大学).从混沌到清晰:彝族创世史诗《天地祖先歌》中的共通体思想[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陈沛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试论藏文文献中的中国国家认同的主体性、系统性与历史性[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戴季容1,黄毅2,吴磊3(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共古蔺县委党校).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研究的演进 ——基于1981-2022年CNKI期刊数据的可视化分析[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王菊(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李春华,陈蜀西(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民族高校博物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及实践研究 ——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为例[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王美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民族学研究生创新实践教育研究 ——基于西南民族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夏吾李加1,俄智多杰2(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世班禅克主杰的治学实践与理念[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张凯1,成臻铭2(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土司学话语体系的建构[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摩瑟磁火(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研究院)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从神解到药解:彝文医药经籍《此木都其》的文本历史与凉山彝族医疗思想的变革[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王田(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羌族研究综述 ——以西南民族大学学人的著述为中心[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益卓(西南民族大学哲学学院).论佛教实现藏族本土化的十大例证 ——《答关于前弘期密乘的争论》考释[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甘娜,张倩,段琳(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再解读 ——兼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J].民族学刊,2022,第10期
  • 彭佳1,2,何超彦2(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媒介叙事中故事世界的述真与通达:中国当代民族动画电影的共同体认同凝聚[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 傅安国1,岳童2,侯光辉3(海南大学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汕头大学法学院、地方政府研究所).从脱贫到振兴:民族地区人口内生动力的理论缺口与研究[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 裴元圆1,罗中枢2(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公共管理学院).“民族互嵌”的理论依据与行动准则 ——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整合视角[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 韩彦(暨南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维西见闻纪》呈现的滇西北多民族交融与发展[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 刘海军1,2,曹洪滔2(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祖国观教育强化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方略[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 龚勤林1,贺培科1,曹邦英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富裕目标下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差异与持续增收[J].民族学刊,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